[发明专利]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7199.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潘越;乔杨;徐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棋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3 | 代理人: | 杨雪婷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md 变焦 红外 长波 场景 模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包括光学引擎及带动光学引擎沿光轴做轴向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其中,光学引擎包括分别发射红外长波、中波光并照射到第一、第二DMD靶面上的红外长波、中波照明装置,分别将红外长波、中波光调制成红外长波、中波图像光的第一、第二DMD,调整第一、第二DMD相对空间位置的第二移动装置,包括共口径部分和双色合束镜的投影装置,带动投影装置共口径部分的变倍组做轴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本方案不但可投影红外双波段仿真场景,还可模拟该场景中不同红外波段在像面的能量分布差异,且双照明装置直接照明两DMD靶面,以空间立体布局避免不同光路间干扰,可有效提升系统能量利用率及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动态场景仿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可同时获得两个红外波段的图像信息,通过比对场景中不同红外波段在其探测器靶面的能量分布差异来识别真实目标,既继承了红外单波段成像系统的优点,又进一步提升了抗干扰能力。
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的性能依赖于两个波段的选择,其中以红外中波和长波的组合最优,为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可将带有辐射信息的红外长波图像光和红外中波图像光平行投射到待检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的入瞳处,以模拟远场辐射场景,是部分外场测试的有效替代方法。
目前,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通常为基于单个数字微镜器件(DMD,DgitalMicro mirror Device)进行设计,也就是说,红外仿真场景中的红外双波段图像光只能由同一个DMD产生。
上述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虽然可以用于投影红外中波和长波仿真场景,但由于单DMD不能对两个红外波段入射光进行分别调制,因此,待检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中的探测器只能接收到能量分布相同的红外长波图像光和红外中波图像光,虽然两不同红外波段图像整体上亮暗会有区别,但仍无法测试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限制了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不但可以投影红外双波段仿真场景,还可模拟该场景中不同红外波段在像面的能量分布差异,特别适用于测试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包括:光学引擎及用于带动投影装置沿光轴做轴向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其中,
光学引擎,包括分别用于发射红外长波、中波光并照射到第一、第二DMD靶面上的红外长波、中波照明装置,分别用于将红外长波、中波光调制成红外长波、中波图像光的第一、第二DMD,用于调整第一DMD、第二DMD相对空间位置的第二移动装置,包括共口径部分和双色合束镜的投影装置,及用于带动投影装置共口径部分的变倍组做轴向运动的驱动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双DMD变焦红外中/长波场景模拟系统,一方面,光学引擎中各部件的配合工作,不但可以投影红外双波段仿真场景,还可模拟该场景中不同红外波段在像面的能量分布差异;另一方面,光学引擎中的双红外照明装置以红外长波光和红外中波光分别直接照明两DMD的靶面,利用空间立体式布局避免不同光路间干扰,可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及集成度;再一方面,通过驱动组件与第一移动装置配合使用,以满足光学引擎中投影装置的变焦及变焦后出瞳位置调整的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