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车前子和葶苈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7532.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李建涛;黄建军;张崇禧;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56 | 代理人: | 高洋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别 车前子 葶苈子 方法 | ||
1.一种采用差热热重技术快速鉴别车前子和葶苈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标准样品数据库:将标准样品车前子与葶苈子分别进行干燥,粉碎,然后同时进行热重和差热分析,分别得到车前子与葶苈子的热重曲线、微商热重曲线和差热分析曲线,建立标准样品数据库;
其中测试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40℃·min-1,参比物为α-Al2O3,N2气氛,其流速为100~120mL·min-1,温度范围为30~600℃;
鉴别鉴定:将待测样品进行干燥,粉碎,然后在上述同样的测试条件下同时进行热重和差热分析,得到待测样品的热重图谱、微商热重图谱和差热分析曲线;然后与标准样品数据库中的热重曲线、微商热重曲线和差热分析曲线分别进行一一对比,判定得到待测样品的品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测试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0℃·min-1,N2气氛的流速为100mL·min-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升温速率选择为10℃·min-1时,车前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66.18~319.62℃,最优选的是291.68℃,失重百分比为7.91%;当升温速率选择为20℃·min-1时,车前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62.82~271.57℃,最优选的是265.73℃,失重百分比为11.38%;当升温速率选择为40℃·min-1时,车前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68.66~287.63℃,最优选的是278.23℃,失重百分比为1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升温速率选择为10℃·min-1时,葶苈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42.43~247.05℃,最优选的是245.27℃,失重百分比为5.40%;当升温速率选择为20℃·min-1时,葶苈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38.73~250.41℃,最优选的是244.38℃,失重百分比为11.72%;当升温速率选择为40℃·min-1时,葶苈子的微商热重曲线的失重最快的峰形拐点温度是229.24~240.19℃,最优选的是234.05℃,失重百分比为5.7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升温速率选择为10℃·min-1时,车前子的差热分析曲线呈现为1个明显的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是262.24~326.66℃,最优选为295.23℃;当升温速率选择为20℃·min-1时,车前子的差热分析曲线呈现为2个明显的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分别为268.67~347.57℃和380.67~533.53℃,最优选为308.00℃和473.68℃;当升温速率选择为40℃·min-1时,车前子的差热分析曲线呈现为2个明显的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分别为44.58~92.97℃和191.27~423.70℃,最优选为66.92℃和321.9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升温速率选择为10℃·min-1时,葶苈子的差热分析曲线表现出1个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为332.64~409.02℃,最优选为367.74℃;当升温速率选择为20℃·min-1时,葶苈子的差热分析曲线表现出3个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分别为191.89~243.31℃、243.31~294.74℃和334.18~434.21℃,最优选为215.26℃、260.53℃和384.48℃;当升温速率选择为40℃·min-1时,葶苈子的差热分析曲线表现出1个放热峰,峰形的拐点温度为337.53~501.91℃,最优选为430.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7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软岩侧限崩解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谷水分智能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