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整车滑行阻力分解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8316.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张先锋;刘双喜;高继东;张佳力;白巴特尔;牛亚卓;陈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L5/2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12211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滑行阻力 乘用车 车型 传动系统 阻力测试 测试 分解 传动系统参数 道路滑行试验 轮胎滚动阻力 底盘测功机 三电机驱动 电机试验 对比分析 轮毂轴承 通用性强 制动卡钳 阻力分解 互换性 力测试 试验 量产 四驱 选型 研发 零部件 验证 优化 应用 开发 | ||
1.一种乘用车整车滑行阻力分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整车及传动系统参数准备;
步骤B:道路滑行试验;
步骤C:底盘测功机试验;
步骤D:四驱五电机试验;
步骤d1:通过步骤C和步骤D的试验结果计算得到轮胎滚动阻力;
步骤d1包括d11:拆掉车辆的四个轮胎,将车辆置于四驱五电机台架上,工况设定为车速从低到高,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转速:
n—转速,V—车速,r—轮胎滚动半径;
d12:记录得到各工况不同转速对应下,四驱五电机试验台架对应四个轮毂处采集的扭力,其中各个电机测到的力依次为:
左前轮毂扭力:F31为左前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右前轮毂扭力:F32为右前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左后轮毂扭力:F33为左后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右后轮毂扭力:F34为右后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步骤d13:对步骤d12测试得到的底盘测功机前后扭力值,转换成转速由低到高的对应关系:
前轮阻力:为在轮速V1时测得前轮阻力值;
后轮阻力:为在轮速V1时测得后轮阻力值;
步骤d14:通过公式即可得到车辆各个轮胎的滚动阻力:
左/右前轮滚动阻力:
左/右后轮滚动阻力:
步骤d2:制动卡钳拖滞力+轮毂轴承力测试;
步骤d2中,在四驱五电机台架上,拆除车辆左前驱动轴和右前驱动轴;将四驱五电机试验台架四个轮毂处采集的扭力,记录得到各工况不同转速下,轮毂总阻力包括卡钳拖滞力和轮毂轴承力,四个轮毂总阻力依次为:
左前轮毂总阻力:F41为左前轮电机在轮速V1时测得的力;
右前轮毂总阻力:F42为右前轮电机在轮速V1时测得的力;
左后轮毂总阻力:F43为左后轮电机在轮速V1时测得的力;
右后轮毂总阻力:F44为右后轮电机在轮速V1时测得的力;
步骤E:两驱三电机驱动试验;
步骤E包括步骤e1:在四驱五电机试验台架上测量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各自的布置角度,将驱动轴安装在两驱三电机台架上,按照实际测量角度布置驱动轴,工况设定为转速同样从低到高,在两驱三电机上进行转速设置;
步骤e2:记录得到各工况不同转速下,两驱三电机试验台架对应阻力大小,其中左右驱动轴的阻力大小依次为:
左前驱动轴阻力:F71为左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右前驱动轴阻力:F72为右轮电机在轮速为V1时测得的力;
步骤e3:根据步骤D和步骤e2测试阻力数据,计算变速箱空挡/N档的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整车滑行阻力分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完成车辆整备质量称重及配重,确定该车型的轮胎型号和动态滚动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83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