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桥头搭板下沉降后一种抬升的处理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8742.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燕志刚;段战非;易军民;刘鲜华;李江涛;冯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2D3/12;E02D15/04;E02D35/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桥头 搭板下 沉降 一种 抬升 处理 方式 | ||
桥梁与道路连接处的过渡板,由于经常出现形成不均匀的沉降,与桥梁台间形成20~30mm高差,给道路行车造成的较大的影响。本发明为主要采用分时、分段注浆处理桥头搭板下沉的方式,根据桥头搭板的下沉状态,布置注浆孔,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注浆,通过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将搭板抬升至桥面坡度,并对桥头搭板基础进行了永久性的加固处理。减少了桥头跳车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桥梁桥头搭板不均匀沉降的一种抬升处理方式。
背景技术
桥梁与道路连接处的过渡板,由于经常出现形成不均匀的沉降,与桥梁台间形成20~30mm高差,给道路行车造成的较大的影响。
桥头搭板下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施工图的设计上也易出现问题,如对地基的探测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出现偏差,导致软土路基处治方法不当或处治遗漏。
设计人员有时对施工过程中如何便于碾压考虑不周,对于填料的要求不严格,台背排水考虑欠佳。路基设计上并无特别的要求,如压实指标均与一般路基无异。但由于路基较高,在填筑以后受到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土必然要产生竖向变形,造成桥头搭板不均匀沉降与桥梁形成台阶。。
台背填料选取不当和压缩不实也易引起路基的沉降。这样一旦在公路自重及车辆的垂直荷载与振动作用下,便在一定期限内时填料逐渐被压缩,密实度逐渐增大,产生路基沉降。造成桥头搭板不均匀沉降与桥梁形成台阶。
针对以上情况,本次发明的注浆抬升法将桥梁搭板抬高,与桥梁与道路连接处标高一平,可以有效的降低减少跳车现象,降低桥头搭板再次沉降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次发明是采用对搭板下方填土注浆固结,注浆加压将搭板抬升至于桥梁连接处一平,有效的对桥头搭板进行处理修复。
本次发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了解现场情况,测量确定桥头搭板下沉的数据,以及原桥搭板下的填土情况,确认需要进行压浆深度。
步骤2根据现场土质状况合理的配置注浆浆液的配合比,并通过实验室验证固结后强度。
步骤3铲除搭板上部沥青砼等路面摊铺层,根据现场搭板的尺寸进行沿搭板周围及搭板上布孔,钻孔、埋管。
步骤4分时分段进行注浆,养护。
步骤5压浆结束后进行恢复,摊铺路面层
步骤6恢复通车。
其中步骤1中还包含对处理前搭板面的实际标高,搭板与桥连接处的实际高差的测量。
其中步骤1中还包含搭板下方填土的钻孔查勘,确定桥头搭板下沉的原因,需要进行注浆的深度等。
其中步骤2中还包含通过计算,得出加固后土体强度,根据相应的数据进行配合比实验。
其中步骤3中还应包含施工前对道路进行封闭,制定出相应的交通疏导方案,合理的将车流倒流至其他的交通道路。
其中步骤3中还包含,在拆除桥面沥青时,铲除范围要大于桥头搭板的范围。
其中步骤3中还包含先沿搭板周围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按照预定的深度进行,成孔后拔出内钻杆,将袖阀管插入孔内,袖阀管末端用锥形堵头封好,防止管内被流砂堵塞。插入袖阀管时应保持袖阀管位于钻孔的中心,以便灌注套壳料时将袖阀管包裹均匀。下袖阀管时将同长度的6分塑料管一同下入孔内,作为注套壳料的管路。
其中步骤3中还包含套壳料采用膨润土和水泥配制,配比范围一般为水泥:粘土:水=1:1.5:1.88,浆液比重约为1.5,漏斗粘度24~26s;实际施工时应通过多组室内及现场试验,选取最佳配比。根据工程中的要求,套壳料凝固时间和强度增长速率应控制在2~5天内可灌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8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