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418.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林海 |
主分类号: | C01G23/07 | 分类号: | C01G23/07;F28D7/10;F27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生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热蒸发法及激光蒸发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液相法和气相法,液相法主要包括均匀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气相法主要包括TiCl4气相氧化法,目前一般采用TiCl4气相氧化法来制备二氧化钛。TiCl4气相氧化法一般是以氮气作为TiCl4的载气,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在高温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经气固分离,获得二氧化钛粉体。在实际工业应用中,TiCl4气相氧化法生产二氧化钛耗能较高,得率较低,原料浪费较严重,往往未得到广泛应用,在尾气处理工序中,往往残留了相当量的二氧化钛粉末,一般会残留至少1.0%的二氧化钛粉末(%表示单次得到二氧化钛的总质量),尾气吸收剂用量较高,生产成本高,企业利润较低,这也是TiCl4气相氧化法生产二氧化钛未得到广泛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二氧化钛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TiCl4气相氧化法生产二氧化钛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氧化钛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高温预热炉单元,用于将反应物预热至850-1000℃,高温预热炉单元的输入端与反应物供应单元连通,高温预热炉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管式高温反应器的输入端;
管式高温反应器,用于提供预热后的反应物混合发生反应的场所,管式高温反应器的输出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将反应后的混合气流输送至换热器内;
换热器,用于将反应后的混合气流冷却至150℃以下,换热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管式高温反应器的输出端,其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冷却水系统,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气固分离器的输入端;
气固分离器,用于对冷却后的混合气流进行气固分离,气固分离器的粉体输出端连接粉体收集装置,气固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接尾气处理单元。
在上述生产系统中,换热器的设置最为关键,在管式高温反应器中,排出的混合气流的温度达到600℃以上,现有生产工艺是通过设置长管道来自然冷却至300℃左右时就对其进行气固分离,其不仅需要投入较大成本来铺设长管道,而且在300℃左右进行气固分离时,由于混合气流内的气体分子非常活跃,混合气流在旋风分离时不易沉降分离,进而导致分离后的混合气体中依然含有相当量的固体粉末。在本发明中,设置的换热器解决了需要铺设长管道的麻烦,利用换热器对混合气流进行降温,其不仅可以回收利用混合气流的热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还可以使混合气流的温度易于控制,缩短混合气流冷却过程所需时间,同时,经过实验研究得到,混合气流的温度降至80℃时,混合气流的温度对气固分离过程的影响降至最低,在该温度下,气固分离的效果最佳,能使绝大部分的固体粉末从混合气流中分离出来,固体粉末的损失量不超过0.5%,二氧化钛的得率得到有效提高,本发明在综合考虑了换热器的性能、换热运行成本和二氧化钛得率的情况下,混合气流的冷却温度设定为不大于150℃,优选为124℃,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换热器的功能,还能降低换热成本,二氧化钛的得率得到有效提高,其损失量控制在0.2-0.5%之间,由此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所存在的生产成本较高、二氧化钛得率较低和原料浪费较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对反应物进行预热,反应物供应单元包括供应泵和储物罐,储物罐通过供应泵将罐内的反应物泵入高温预热炉单元内。利用供应泵来提供形成气流的动力,以使反应物在高温预热炉单元内形成具有一定流速的气流。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的反应物供应单元,储物罐分别包括O2储物罐、TiCl4储物罐和N2储物罐,O2储物罐通过供应泵将O2泵入高温预热炉单元内;TiCl4储物罐和N2储物罐通过另一个供应泵将TiCl4和N2形成的气液混合气流泵入另一个高温预热炉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林海,未经黄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