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玉米作物生长的杀虫杀菌促长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9714.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刘雪芸;张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明 |
主分类号: | A01N65/48 | 分类号: | A01N65/48;A01N65/14;A01N65/08;A01N43/90;A01N41/02;A01N37/18;A01N65/12;A01N65/00;A01P3/00;A01P7/04;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200 陕西省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促进 玉米 作物 生长 杀虫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干粉用品和微量元素肥料,为一种用于增强玉米的抗病、抗虫能力促进生长的植物提取杀虫杀菌促长组合物。
技术背景
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由于片面地追求产量,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造成农业环境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玉米品质下降,局部积压特别是东北玉米主产区,给农业生产者造成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逐年紧张,要打药施肥几次、田间劳作耗费劳力成本增加,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了达到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劳力投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开发此类药肥尤为重要。
经过发明人及团队近10年的研究,反复调整配方,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进行田间试验,终于研制出了绿色环保、稳定高效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绿色环保又安全高效的玉米防虫治病促生长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减少劳力投入,通过节本增效。所使用的原料为植物组织干粉,通过机械混合而成,没有毒害和残留,不会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用于增强玉米的抗病、抗虫能力促进生长的植物提取杀虫杀菌促长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组分A 30%-50%
组分B 40%-60%
组分C 5%-10%
其中组分A为植物提取的杀虫剂,按重量份,具体是辣椒素25-35份、艾蒿叶秆干粉40-50份、川楝素35-45份、苦皮藤干粉250-350份、烟碱20-30份中的任意3种;
组分B为植物提取杀菌剂,按重量份,具体是大蒜素粉50-70份、黄姜粉350-450份、夹竹桃叶干粉40-60份、马齿苋果粉20-30份、银杏叶粉50-60份中任意3种;
组分C按重量份,为钾40-60份、硼40-60份、氨基酸40-60份、锌40-60份、硒40-60份中任意2种。组分A、B、C混合后烘干,使含水量降至3%以内,再经粉碎,过500目筛即成。
本发明中各组份会根据不同的玉米品种、土壤环境状况和实际需要在各对应比重幅度内调整。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应用于玉米:该产品在禾本科作物上使用效果明显,使用方法分三种:
1、根施:将本发明1公斤,拌入肥料当中机播进土壤即可。
2、人工点种:每亩将1公斤本发明拌底肥点入挖好的穴内,盖一层薄土,再播入种子,覆土即可。
3、追施:待玉米苗五、六匹叶,每亩用本发明1公斤拌提苗肥,离苗十公分左右挖穴施入后覆土即可。
玉米施用了本发明有以下明显效果:
1、苗壮苗匀,叶色青绿,生长健壮;
2、延缓和杀死玉米上各种病源体的发生和继发性危害;
3、使用后玉米根系发达健壮,茎杆变粗、抗体增强、降低成熟期倒伏而增加的收割成本。
4、玉米整个生育期只需施一次该产品不用再喷药。亩节约购农药成本40元、减少打药工价100元,节省投资成本,140元,且亩增加产量20%-30%,增加效益350元以上。
5、施用此配方所生产的玉米无农药残留,为绿色产品,每斤可提高销售价格0.1元左右,亩提高产值60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组分A辣椒素30g、苦皮藤干粉300g、川楝素40g
组分B大蒜素粉60g、夹竹桃叶干粉50g、黄姜粉400g、
组分C钾60g、硒60g混合。
组分A、B、C混合后烘干,使含水量降至3%以内,再经粉碎,过500目筛即成。
实施例2 组分A辣椒素30g、苦皮藤干粉280g、艾蒿叶秆干粉50g
组分B大蒜素粉60g、银杏叶粉50g、黄姜粉430g
组分C钾50g、硒50g混合。
组分A、B、C混合后烘干,使含水量降至3%以内,再经粉碎,过500目筛即成。
对比效果表
实例1:组合物1在同肥力2个玉米品种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明,未经赵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杀虫剂
- 下一篇:一种快速出料式油炸食品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