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9988.3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生;许文鸿;周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2B7/04;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驱动 装置 摄影 模块 电子 | ||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镜头驱动装置包含固定基座、金属外壳、载体、感测磁体、印刷电路板、位置感测元件、线圈以及驱动磁体。金属外壳耦合于固定基座,其具有开孔并与固定基座的中心开孔对应。载体与镜头组装,位于金属外壳的内部并可沿着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感测磁体与载体耦合。印刷电路板直立地设置于靠近固定基座的侧边。位置感测元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感测磁体对应,用以侦测感测磁体平行光轴方向的移动量。线圈配置于载体的外表面上。驱动磁体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与线圈对应。通过适当的配置可同时具有小型化、高灵敏度及高精密度的特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及摄影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镜头驱动装置及摄影模块。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今搭载于电子装置上的镜头而言,通常使用音圈马达(VCM)作为镜头自动对焦的镜头驱动装置,然而此类镜头驱动装置通常由多个必要部件组成,因此,在无法轻易省略部件的前提下,如何维持小体积为首要课题。
再者,镜头驱动装置中,位置感测元件为一必要构件,然而其容易受组装过程中的高温焊接工作而破坏其机构精度,进而影响其侦测灵敏度与精密度。
因此,如何在展现快速对焦的功能下,同时具有小体积及高灵敏度与精密度为目前镜头驱动装置领域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以及电子装置,其整体的配置方式使得具有快速对焦功能的镜头驱动装置维持小体积,且不会因为后续组装的高温焊接工作而破坏位置感测元件的机构精度,维持位置感测元件的侦测灵敏度与精密度。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含一固定基座、一金属外壳、一载体、一感测磁体、一印刷电路板、一位置感测元件、一线圈以及至少一驱动磁体。固定基座为方型,且具有一中心开孔以及四侧边。金属外壳耦合于固定基座,金属外壳具有开孔并与固定基座的中心开孔对应。载体与镜头组装,镜头具有光轴,载体位于金属外壳的内部并可沿着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感测磁体与载体耦合。印刷电路板直立地设置于靠近固定基座的其中一侧边。位置感测元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感测磁体对应,用以侦测感测磁体平行光轴方向的移动量。线圈配置于载体的一外表面上。驱动磁体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与线圈对应。固定基座还包含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以及多个第二金属端子,其中各第一金属端子由固定基座往外沿平行光轴的方向延伸,各第二金属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焊接固定并电性连接。第一金属端子仅位于固定基座的一侧边,且数量为至少三,第二金属端子位于固定基座另外三侧边至少其中之一,且数量为至少三。至少一第二金属端子的一边缘具有一凹槽结构。
依据前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中至少二第一金属端子与至少二第二金属端子电性连接。各第一金属端子是由埋入射出的方式镶嵌于固定基座。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一上弹片以及一下弹片,其中上弹片连接于载体,下弹片与上弹片成组且沿光轴分离地连接于载体,其中下弹片连接于载体靠近固定基座的一侧,且下弹片包含一端子连接区,其与二第二金属端子电性连接。下弹片电性连接的各二第二金属端子包含一连接部,用以与端子连接区电性连接。第二金属端子中另至少二者不包含连接部并分别与至少二第一金属端子一体成型。
依据前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中金属外壳可包含一上钣以及四侧壁,其中金属外壳的开孔设置于上钣,四侧壁环绕上钣并由上钣往固定基座的方向延伸,且四侧壁分别与固定基座的四侧边对应,其中四侧壁中至少一者包含一敞开部,且敞开部对印刷电路板敞开。另外,四侧壁中仅一者包含敞开部。金属外壳与固定基座耦合时,敞开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端子的对侧。驱动磁体的数量为二,其分别相对设置于金属外壳的二侧壁上,且所述二侧壁对应的固定基座的二侧边没有第一金属端子。敞开部为一缺口并朝固定基座。
依据前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中印刷电路板包含多个导电接点,其分别与各第二金属端子焊接固定。具有凹槽结构的第二金属端子设置于第一金属端子位于的固定基座的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9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驱动机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活用实用性强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