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土体热导率的离轴热导率动态贯入原位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0252.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伟;蔡国军;刘松玉;邹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土体热导率 离轴热导率 动态 原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土体热导率的离轴热导率动态贯入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探杆,探杆的一端设有CPTU探头,另一端设有离轴热探头、平衡翼和数据接收模块,其中,离轴热探头和平衡翼分别设于探杆的两侧;离轴热探头包括加热线、用于连接加热线与探杆的支撑片和温度传感器;加热线、支撑片和探杆之间形成土体贯入部。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离轴热探头与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相结合,能够快速有效地测试土体的热导率,使得勘测工程方便、快速、准确、经济,能够为地热能源研究和能源装工程设计提供快捷有效成本低廉的测试参数,具有原位、多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浅层热流的研究、热能源桩工程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体热导率的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瞬态线热源法测试土体热导率的离轴动态贯入原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瞬态线热源法是一种基于无限大介质脉冲加热线性体形成线热源产生的瞬态温度响应,通过记录并拟合温升与探头响应时间关系,进而通过公式计算求出材料热导率的实验法,可用于解决热工程中的材料热力学性质分析。该方法由热线法和热带法发展而来,并且融合了热线法和热带法的优点,逐步成为热力学性能测试中备受青睐的测试方法。热导率系数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是确定浅层岩土体热力学性能的基础。表层岩土体热导率的大小不仅决定着浅层地温场的展布形态,也决定着热泵计算功率的核心,是影响地源热泵工程投资和能耗的关键因素。目前实验室用于测试土样热力学性质的方法主要是瞬态线热源法,其响应速度快,测试较为精准,但其适用范围窄。
孔压静力触探技术(CPTU)是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快速便捷、不需取样、数据量大、测试可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铁路这种线形分布、范围宽广的大型工程。但是,现有的孔压静力触探技术仅作为土侧压力系数的确定,功能单一且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瞬态线热源法测试土体热导率的多功能离轴动态贯入原位测试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测试土体热导率的离轴热导率动态贯入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探杆,所述探杆的一端设有CPTU探头,探杆的另一端设有离轴热探头、平衡翼和数据接收模块,其中,所述离轴热探头和平衡翼分别设于探杆的两侧;所述离轴热探头包括加热线、用于连接加热线与探杆的支撑片和温度传感器。
为了保证更好的平衡性及较小的土体贯入阻力,所述土体贯入部为梯形。
为了达到该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得所述平衡翼为梯形。
为了达到较好的导热性及抗磨性,所述加热线的外部为钛合金不锈钢。
本发明采用的加热线为镍铬合金材料;所述离轴热探头的测量范围为80~105K,测量精度为10mK,加热源能量范围为0~120W/m,重量为2kg。
加热线进行热脉冲加热后,利用传感器记录土体温度变化,并通过数据接收模块与电脑相连并记录传感器的电信号变化,对电信号处理后得到土体热响应曲线进而推导出土体热导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λ=(Q/4πΔT)ln(t2/t1)
式中,λ为热导率,Q为热源能量,ΔT为温度变化值,t2、t1为加热时间,其中t1为前一段加热时间,t2为后一段加热时间二者间隔应大于100s。
本发明的有效测试深度500m,锥尖阻力量程为25MPa,侧壁摩阻力量程为0.25MPa,孔隙水压力量程为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换挡器互补冗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