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0538.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明;严汝文;王寒涛;辜晓原;吴基昌;侯志强;曹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9/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袁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辐射 布置 水平 修复 污染 地下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污染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在地下水修复区域开设孔道组并放置横管组,横管组及集水竖井共同作用,能够极大的增加地下水收集面积,有效提高地下水收集处理效率,实现深层地下水原位修复处理,精确控制地下水处理高程范围。可大量减少给水竖井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困难及安全风险。克服了采用管井群排出地下水的方法难以精确控制地下水的处理高程范围,克服了可渗透反应墙无法对深层地下水修复的困难。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技术工程量小,造价低,水平横管打入地下后可长期收集处理地下水,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水修复包括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地下水集水竖井抽提地下水修复技术。PRB技术工程量大,造价高,仅能对浅层地下水修复,无法对深层地下水进行修复。地下水集水竖井抽提地下水修复技术,抽提及水处理运行成本高,后期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地下水修复技术工程量大、造价高、仅能对浅层地下水修复、难以准确控制修复范围、后期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下水修复区域布设集水竖井,所述集水竖井深至需处理污染地下水层位以下;
S2)在所述集水竖井的内壁开设孔道组,所述孔道组包括以同一所述集水竖井的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水平孔道;
S3)在所述孔道组内设置用于汇集地下水并对地下水去污的横管组,所述横管组包括对应设置于各个所述水平孔道的水平横管;
S4)经过所述横管组处理修复后的地下水进入所述集水竖井,把处理修复达标后的所述地下水排放入河道。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地下水修复区域的不同高程处分层开设所述孔道组。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横管包括排水盲管及设于排水盲管以外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水盲管内设置用于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剂及药剂。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为高分子吸附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辐射型布置水平横管修复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包括:
布设于地下水修复区域的集水竖井,所述集水竖井深至需处理污染地下水层位以下;
开设在所述集水竖井的内壁的孔道组,所述孔道组包括以同一所述集水竖井的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水平孔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孔道组内且用于汇集地下水并对地下水去污的横管组,所述横管组包括对应设置于各个所述水平孔道的水平横管,经过所述横管组处理后的地下水进入所述集水竖井。
进一步地,所述孔道组分层开设在地下水修复区域的不同高程处。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横管包括排水盲管及设于排水盲管以外的土工织物反滤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盲管内且用于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剂及药剂。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为高分子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0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