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2419.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邵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014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软件 可信 属性 建模 验证 方法 | ||
1.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构建嵌入软件子程序,根据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根据使用需要,编制至少一个满足各自独立运行需要的子程序,且独立运行子程序之间相互并联,同时将各独立运行子程序运行条件分别编制出相应中断程序,然后由独立运行子程序通过中断程序嵌入到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内;
第二步,建立信任度计算函数,完成第一步后,分别从各独立运行子程序中分别选择出至少3组与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内数据存在直接关联性数据组,然后从各独立运行子程序分别选择出至少一组与其它嵌入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内其它独立运行子程序直接关联性数据组,然后根据选择出的数据组,编制出用于可信需求评估的数据组运行函数,并将选择的数据组进行可信评估计算,获得初步可信评估数据值;
第三步,可信性初步关联,根据第二步计算得到的可信评估数据值,一方面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与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之间的可信性排序,另一方面对嵌入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之内的各独立运行子程序间可信性进行排序,从而根据排序结果,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中的优先级进行排序赋值,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之间相互数据关联的优先级进行排序赋值,从而获得初步嵌入软件的可信性关联;
第四步,构建访问信任度评定子程序,完成第三步作业后,首先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建立,针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被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成调用成功和失败次数记录的监控子程序,然后在独立运行子程序上建立针对调用其他独立运行子程序成调用成功和失败次数记录的监控子程序;
第五步,仿真运行,完成第四步后,根据实际软件运行状态中,分别对软件系统的打开、关闭进行仿真、根据第三步建立的优先级,对通过对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操作,依次对独立运行子程序的中断程序和优先级运行状态进行仿真、根据第三步建立的优先级对嵌入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中的各独立运行子程序之间的优先级进行仿真,并在对仿真中存在的缺陷,直接返回到第一步中,重新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进行调整;
第六步,可信性动态评估修正,在完成第五步的仿真作业后,软件系统进入正式使用阶段,在正式使用阶段,用户根据使用需要,直接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基础下运行,然后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根据用户使用需要,在触发了嵌入在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下独立运行子程序的中断程序后,直接调用相应的独立运行子程序运行和实现相关独立运行子程序运行间数据相互调用,并在对独立运行子程序运行调用过程中,通过第四步中建立的针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被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成调用成功和失败次数记录的监控子程序,和在独立运行子程序上建立针对调用其他独立运行子程序成调用成功和失败次数记录的监控子程序,对各独立运行子程的被调用频率进行统计,然后根据被调用频率对各独立运行子程的优先级赋值进行修正,同时通过各独立运行子程调用中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的频率,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的编程结构调整和对用于判断独立运行子程序可信性的数据组进行修正,提高各独立运行子程序之间与各独立运行子程序和主运行程序基础框架之间的可信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在进行中断程序编制时,各独立运行子程序均设至少两个中断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所采用的用于可信需求评估的数据组运行函数为:其中:
K为可信需求评估的数据组运行函数熵值;
为独立运行子程序中数据值;
为独立运行子程序中第n行第m列数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信需求评估的数据组运行函数计算结果的熵值越高,则两个程序间的可信度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建模与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在对各独立运行子程序进行数据存在直接关联性数据组选择时,各独立运行子程序所选用数据重复率不大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4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或预防干眼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机客户端软件质量自动化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