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3017.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学才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7/17;B24B7/28;B24B4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2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他 生产 用指板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吉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吉他,其面板与背板都是平的,琴腰部一般无角而往里凹,古典吉他一般无凹陷,琴颈很宽,长,指板上有弦枕并装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属制的横格,称之为“品”,它把琴弦划分为许多半音,作为乐器家族中弦乐器的一员,吉他是一种通过拨动上面一根根的琴弦发出声音的有弦的演奏乐器,弹奏时用一只手拨动琴弦,另一只手的手指抵在指板上,后者是覆盖在琴颈上的金属小条。
现有的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往往智能进行单面打磨,这样就降低了打磨的效率,不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还有的部分打磨装置可以就i女性双面打磨,但由于重力的影响,上表面打磨的力度往往小于下表面的打磨力度,这样,机u不能保证双面均匀打磨,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上下两面打磨不均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下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箱体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右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螺纹套接有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箱体的内腔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板,且两根转动杆远离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升降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且两根滑杆的顶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升降板并延伸至第一升降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升降板并延伸至第一升降板的下方,所述伸缩杆位于第一升降板上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的底部与第一升降板的顶部且位于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升降板内部中心开设有打磨槽,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打磨槽的正下方,转动设置有第一打磨轮,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箱,所述的内腔且位于第一打磨轮的正上方转动设置有第二打磨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箱体右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有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表面开设有透明观察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木吉他生产用指板打磨装置,通过第一打磨轮、第二打磨轮螺纹杆、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等元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双面均匀打磨的目的。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移动,第一螺纹块和第二螺纹块通过弹簧带动第二升降板升降,当装置进行双面打磨时,就改变了压缩弹簧的幅度大小,这样就可以根据指板的重量进行调节,从而平衡重力影响带来的上下两面受力不平衡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增加了装置打磨的额效率,使装置上下两面打磨的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箱体、2螺纹杆、3第一螺纹块、4第二螺纹块、5转动杆、6第一升降板、7滑杆、8伸缩杆、9第二升降板、10弹簧、11打磨槽、12第一打磨轮、13液压气缸、14横板、15升降箱、16第二打磨轮、17转动把手、18进料口、19出料口、20控制箱、21支腿、22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学才,未经倪学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弯型人工耳蜗电极自动植入机器人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头戴式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