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深层U型对接地热井套管管路密封运行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4371.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全;季学庭;程英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04;E21B43/30;E21B7/18;E21B33/13;E21B4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05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对接 地热 套管 管路 密封 运行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深层U型对接地热井套管管路密封运行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对于获取地热能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将地热水取出,直接或通过地面热交换,获取地热能;这种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热能的利用率较高,缺点是:地下水需要回灌,局部地区无法回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环境受到破坏、部分地热资源丰富地区无水,无法采用此方法。二是取热不取水,通过向井内注入流体介质,通过流体介质循环或储存,实现热交换,获取地热能。
目前,在第二种获取地热能方式方面,一是采用向井内插入中心管,进行流体介质的循环,通过热交换,获取地热能;二是将换热装置连同中心管下入井内,通过热交换,获取地热能。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以下缺点:
(1)向井内下入大量的中心管或换热装置,存在不安全因素,在井深较大时,更为突出;
(2)地热井全井段进行热交换,难以控制换热井段;
(3)在获取高地热能的定向地热井、水平地热井中,难以实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中深层U型对接地热井套管管路密封运行的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高效地获取地热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深层U型对接地热井套管管路密封运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对接层的地层情况,从以下是三种循环类型中选取任意一种循环类型进行施工:
类型A、裸眼通道型
适用地层情况:对接层段地层稳定、完整,且无孔隙、裂隙、溶洞;
施工方法:直井钻进至预定深度A点,在直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A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继续向下钻进5-6mm到达C点,然后大泵量清井眼,采用精准定向钻进方法将对接井钻进至预定深度B点,在对接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B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与直井的小井眼连通;
通过循环浆液贯通,使井底和井眼内无沉淀;然后进行打压试验,在井口处设有压力表,压力合格后即建立完整的循环通道;
类型B、水泥体井眼通道型
对接层段地层稳定、完整性较差,且有孔隙、裂隙何溶洞;
施工方法:直井钻进至预定深度C点,采用水力方法造腔,保证腔径≥10m,腔体高度≥10m,注入水泥形成水泥体,水泥体凝固24h后,用高压枪冲扫至A点,冲扫进入水泥体,在直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A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继续向下钻进5-6mm到达C点,然后大泵量清井眼,采用精准定向钻进方法将对接井钻进至预定深度B点,进入水泥体,在对接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B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与直井的小井眼连通;
通过循环浆液贯通,使井底和井眼内无沉淀;然后进行打压试验,在井口处设有压力表,压力合格后即建立完整的循环通道;
类型C、水泥体衬管井眼通道型
对接层段地层稳定、完整性差,孔隙、裂隙何溶洞多,采用机械方法和水力方法无法造成较大的腔室;
施工方法:直井钻进至预定深度C点,采用水力方法造腔,最终腔径≥4m,腔体高度<10m,注入水泥形成水泥体,水泥体凝固24h后,用高压枪冲扫至A点,冲扫进入水泥体,水泥体凝固72h后,在直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A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继续向下钻进5-6mm到达C点,然后大泵量清井眼,采用精准定向钻进方法将对接井钻进至预定深度B点,进入水泥体,在对接井中下入生产套管至B点,采用小于生产套管内径的小径取芯钻进,与直井的小井眼连通;
通过循环浆液贯通,使井底和井眼内无沉淀;在直井、对接井与水泥体的连接处下入膨胀套管,然后进行打压试验,在井口处设有压力表,压力合格后即建立完整的循环通道。
优选的,所述对接层由上至下分为非热交换层和热交换层。
优选的,所述类型A、类型B和类型C的施工方法中通过在非热交换层设置中心管建立完整的循环通道。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的末端套装有封隔器,封隔器下方为热交换层。
优选的,所述类型A、类型B和类型C的施工方法中小径取芯钻进时的内径均比生产套管的内径小4mm。
优选的,所述类型B和类型C的施工方法中,水泥体中注入的水泥为42.5及以上标号的水泥。
优选的,所述类型C中的膨胀套管伸入水泥体井眼中的长度大于2m,膨胀套管在生产套管中的长度大于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4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鞭状天线折倒装置
- 下一篇:电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