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门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6601.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正晴;山路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成 |
主分类号: | E05B79/04 | 分类号: | E05B79/04;E05B7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叉状件 进入口 门锁装置 内外方向 上下方向 车辆用 基体板 卡爪 车门 薄型化 作业性 | ||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门锁装置,既能较佳地确保基体板相对于车门的固定强度又能实现车门的薄型化,并能提高作业性。在车辆用门锁装置(1)中,在基体板(99)形成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99A~99C)。第一安装孔(99A)在车辆内外方向上位于比叉状件轴心(X11)靠进入口(99D)的入口(901)侧的位置,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99D)靠叉状件轴心(X11)侧的位置。第二安装孔(99B)在车辆内外方向上位于比叉状件轴心(X11)靠入口(901)侧的位置,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99D)靠卡爪轴心(X12)侧的位置。第三安装孔(99C)在车辆内外方向上位于底部(902)与叉状件轴心(X11)之间,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99D)靠卡爪轴心(X12)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开平06-01796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往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壳体、叉状件、卡爪以及工作机构。壳体具有基体板。在基体板形成有进入口。设置于车身的撞针能够进入到进入口。
叉状件以能够绕叉状件轴心摆动的方式设置于基体板。叉状件朝在进入口内保持撞针的闩锁位置与允许撞针从进入口内脱离的非闩锁位置进行位移。卡爪以能够绕卡爪轴心摆动的方式设置于基体板,所述卡爪轴心在基体板上位于隔着进入口而与叉状件轴心相反的一侧。卡爪固定或释放叉状件。工作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工作机构通过作用于卡爪而使卡爪释放叉状件。
另外,如该文献的图1所示,在基体板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在进入口延伸的第一方向上位于比叉状件轴心以及卡爪轴心靠进入口的入口侧的位置。另外,第一安装孔在与第一方向正交且与基体板平行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靠叉状件轴心侧的位置。第二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叉状件轴心以及卡爪轴心靠进入口的入口侧的位置。另外,第二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靠卡爪轴心侧的位置。第三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进入口的底部配置于与进入口的入口相反侧、即比进入口的底部远离进入口的入口的位置。另外,第三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靠卡爪轴心侧的位置。
该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基体板固定于能够相对于车身开闭的车门的端面。具体而言,在车门的端面穿过第一紧固连结件~第三紧固连结件,第一紧固连结件~第三紧固连结件分别紧固连结于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这样,将基体板以抵接于车门的端面的状态固定。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5930273号公报的图2所公开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中,在基体板形成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进入口的底部位于与进入口的入口相反的位置。另外,第一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靠叉状件轴心侧的位置。第二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比叉状件轴心以及卡爪轴心靠进入口的入口侧的位置。另外,第二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比进入口靠卡爪轴心侧的位置。并且,如该文献的图1所示,对于该车辆用门锁装置,通过穿过车门的端面的第一紧固连结件、第二紧固连结件分别紧固连结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来将基体板以抵接于车门的端面的状态固定。
然而,在日本实开平06-017960号公报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中,第三安装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进入口的底部配置于与进入口的入口相反侧的位置。因此,当向车门粘贴用于对车身与车门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线时,需要密封线不仅绕过进入口而且绕过第三安装孔。因此,在该车辆用门锁装置中,难以使车门薄型化。另外,在该车辆用门锁装置中,当在第三安装孔紧固连结第三紧固连结件时,需要慎重地进行作业以免第三紧固连结件咬入密封线,导致作业性降低。
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第5930273号公报的车辆用门锁装置中,省略了第三安装孔,由此能够减小密封线的迂回,从而容易使车门薄型化。然而,在该车辆用门锁装置中,仅通过将第一紧固连结件、第二紧固连结件紧固连结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来将基体板固定于车门的端面,因此,难以确保基体板相对于车门的固定强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成,未经株式会社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6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