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7489.9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力;刘丙宇;何少春;李晓;李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结构 跳仓施工 多层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 高性能膨胀剂 部位混凝土 地下室底板 顶板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 结构自防水 聚丙烯纤维 施工缝处理 侧墙模板 底板模板 顶板模板 钢筋加工 结构工程 框架整体 模板拆除 模板加固 亲水改性 收缩变形 有效控制 安全度 构造柱 后浇带 绑扎 侧墙 超厚 超宽 搭设 垫层 抗裂 排架 支架 柱墩 浇筑 裂缝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垫层混凝土浇筑;步骤二:钢筋加工及绑扎;步骤三:侧墙模板、顶板模板、底板模板、柱墩模板和构造柱模板加固;步骤四:排架和支架搭设;步骤五:框架整体混凝土浇筑;步骤六:混凝土养护;步骤七:模板拆除。该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防止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收缩变形,保证结构自防水性能,地下室底板、侧墙和顶板混凝土添加亲水改性聚丙烯纤维,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添加高性能膨胀剂,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确保了工程抗裂安全度,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问题,使结构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跳仓法”施工已在大型工业建筑的地下工程和水利工程中针对超长、超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混凝土裂缝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其施工缝处理问题。但在城市多层道路框架结构工程领域应用不多,也未见国内的相关类似报道。为保证其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经过多种工艺比较和反复方案论证,研发总结了“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法”施工技术”,其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避免了后浇带作业,减少了后浇带混凝土界面剔凿、垃圾清理、后浇带支撑等大量工序,进而减少基础底板、顶板及外墙防水施工控制渗漏的隐患,有利于结构抵抗温差裂缝。应用该方法施工,既满足了工期要求,又保证了工程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道路框架结构跳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将基底应保持干净,在通过C20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厚度为10cm。
步骤二: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和绑扎,在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步骤三:侧墙模板为多组竹胶板和多组钢管,所述竹胶板厚度为1.5cm,背衬为竖向10cm×5cm的方木,且每两组间距中心20cm,每两组钢管的中心间距60cm,框架结构外侧搭设防护架两排与横向钢管连接且通过设置Φ16mm三段式止水螺栓固定,三段式止水螺栓纵横布设间距均为60cm,顶板模板为1.5cm竹胶板,背衬纵向为3根φ48的钢管且布设间距中心60cm,横向为10cm×10cm的方木放置在排架顶托上,底板模板为1.5cm竹胶板,背衬为纵向10cm×10cm的方木且布设间距中心20cm,竖向设置双钢管间距60cm且Φ16mm水平拉筋纵横向间距均60cm,外侧支与地锚连接,柱墩模板和构造柱模板采用定型刚模板。
步骤四:排架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满堂碗扣式脚手架规格为φ48mm,壁厚3.5mm,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做支撑且钢管立柱横向、纵向间距60×60cm,与可进行高低调节,在可调顶托上横桥向铺设10cm×10cm方木,其上钉有1.5cm厚1.22m×2.44m的竹胶板作为顶板的底模,用方木或大板支撑马腿,使立杆承重后均匀受力,并有效的将荷载传递给地基,结构横向每隔三排横杆加设剪刀撑,剪刀撑采用交叉布设且间距为3.6m,按每个断面成对角线方向布设,纵向按每个断面高度中心采用45°角交叉布置。
步骤五:底板和顶板浇筑采用纵向分层浇筑和分块分层浇筑且每层厚度30cm,混凝土分层浇筑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延高均匀上升;侧墙浇筑按照30cm每层混凝土量进行控制,由一端向另一段依次浇筑,浇筑到2m位置检查模板支撑体系,停止1小时后继续浇筑,浇筑速度不大于2m/h。
步骤六: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抹平压光。浇筑完成初凝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洒水养护的方法进行混凝土表面覆盖无纺布加清洁的塑料膜,采用双层保水养生,满水养护,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