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7496.9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飞;郭长青;陈建国;李塬;秦振锋;沈晓明;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2D25/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运动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各项政策大力扶持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充电口盖特别是充电口运动格栅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常见的有安装在格栅标牌位置的侧开机构,安装在格栅上的上开机构(向上开启方式)等。电动汽车充电口分为快充充电口和慢充充电口,而部分车型同时配置了两个充电口。对于常见侧开机构,受到侧开铰链和充电口盖尺寸限制,往往只能布置一个充电口,因此不适用于同时拥有两个充电口的情况,对于上开机构,可以满足两个充电口的尺寸要求,但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金属铰链方式,其结构复杂,产品重量增加大,不符合目前主流的汽车轻量化需求。
现有技术中常规格栅,无法开启机构,即使内部布置充电口也无法实现充电,不符合电动格栅要求,要么采用标牌位置开启格栅,主要在标牌位置增加铰链、锁等机构,使标牌能够实现向一侧翻开,露出内部的充电口(类似加油口盖),该方式结构简单、运用普遍。但科技感差,只能布置一个充电口,不适用于有快慢两个充电口的电动车;第三种是在格栅两侧分别增加开启,由于侧开机构对盖板尺寸要求高,无法满足两个充电口的情况,因此该方案在格栅左右两边分别设计一个充电口盖侧开结构,分别用于快充和慢充充电口,该方式单个结构简单,但设计两套机构,成本高,结构多,科技感差,对外观影响较大;第四种是在格栅中间位置区域开启,内部可以布置两个充电口,常见有上翻式(开启过程中,主要通过盖板角度变化实现开启,开启后盖板外观面基本朝上)和上滑式(开启过程中,盖板角度不变,整体向上运动,开启后盖板外观面仍然正对车辆前方),上翻式结构相对简单,但开启后对外观影响大,且科技感差,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上滑式结构相对复杂,但科技感强,开启后外观不收影响,但市面上这类产品主要采用金属铰链的方式,该方式结构复杂,产品重量增加大,不符合目前主流的汽车轻量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这里格栅能够满足内部布置快慢两个充电口的要求,满足关闭状态下外饰件要求,满足打开方式为向上滑动、充满科技感和外观效果的要求,满足打开状态下充电需要,满足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能要求,满足产品轻量化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格栅本体、运动格栅盖板、齿轮总成、开闭总成、连杆总成以及堵盖总成,所述的格栅本体中间具有运动区域,所述的格栅盖板的两侧通过两个连杆总成与格栅本体连接,所述的连杆总成通过堵盖总成固定在格栅本体上,齿轮总成安装在连杆总成上并能够带动连杆总成运行同步,连杆总成能够带动运动格栅盖板在运动区域打开或者关闭,开闭总成安装在运动格栅盖板上实现运动区域开闭功能,两个连杆总成形成有用于保持运动格栅盖板和格栅本体紧密连接的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所述的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能够带动格栅盖板在运动区域平动打开时并始终保持恒定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中,所述的连杆总成包括第一连杆本体、第二连杆本体以及扭簧,所述的扭簧内置套安装在第一连杆本体和第二连杆本体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中,所述的第一连杆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搭接压紧扭簧的筋条位。
在上述的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中,所述的齿轮总成包括有齿轮连杆以及同步齿轮结构,同步齿轮结构包括连杆齿轮以及同步齿轮,连杆齿轮和同步齿轮配合共同作用,所述的齿轮连杆位于连杆本体上,所述的同步齿轮结构位于齿轮连杆上,所述的堵盖总成包括有堵盖本体以及阻尼块,所述的齿轮同步结构配合安装在堵盖本体的阻尼块处。
在上述的一种充电口运动格栅中,所述的开闭总成包括有拉杆、锁舌杆以及导向杆,拉杆位于导向杆下端,所述的锁舌杆位于导向杆的两侧,分别为第一锁舌杆以及第二锁舌杆,所述的锁舌杆上具有四处搭接到格栅本体的锁舌搭接位置口,分别为第一锁舌搭接位置口、第二锁舌搭接位置口、第三锁舌搭接位置口以及第四锁舌搭接位置口,其中第一锁舌搭接位置口和第二锁舌搭接位置口位于第一锁舌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三锁舌搭接位置口以及第四锁舌搭接位置口位于第二锁舌杆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急预警保险杠
- 下一篇:基于碰撞时间的车辆碰撞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