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7930.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乐凝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12;A47L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垃圾桶 | ||
一种环保垃圾桶,主要包括垃圾桶桶体,所述垃圾桶桶体与垃圾桶桶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垃圾桶桶盖上端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垃圾桶桶盖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垃圾桶桶体内部设有垃圾储存室,所述垃圾储存室下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底部连接垃圾粉碎室,所述垃圾储存室一侧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垃圾粉碎室内部一侧设有电机室,且电机室内部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一侧设有微型电机轴,所述微型电机轴表面设有螺旋刀片,所述微型电机下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垃圾粉碎室内部上端设有喷水头,通过设置了垃圾粉碎室,用于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进而扩大垃圾桶的储存空间,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桶,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子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家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以便放置厨余。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个。有些游乐场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
但是目前的家用型垃圾桶在使用时总会发现其存量不高,很多较大的垃圾极其占用垃圾桶内的空间,所以需要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倾倒垃圾,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普通的扫地机器人容量不大,而且使用多种家用电器也比较占地方,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可以压缩垃圾桶内空间,又可以进行扫地的智能垃圾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粉碎垃圾的环保垃圾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垃圾桶,主要包括垃圾桶桶体,所述垃圾桶桶体与垃圾桶桶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垃圾桶桶盖上端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垃圾桶桶盖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垃圾桶桶体内部设有垃圾储存室,所述垃圾储存室下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底部连接垃圾粉碎室,所述垃圾储存室一侧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垃圾粉碎室内部一侧设有电机室,且电机室内部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一侧设有微型电机轴,所述微型电机轴表面设有螺旋刀片,所述微型电机下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垃圾粉碎室内部上端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顶部连接水管,所述水管另一端连接水管接口,所述水管接口设置在垃圾桶桶体一侧,所述水管接口下端设有垃圾排出口,所述垃圾排出口与垃圾粉碎室连通,所述垃圾桶桶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自锁轮,所述底座下端中部设有微型扫地机器人,所述微型扫地机器人上端连接吸尘管,所述吸尘管另一端与垃圾粉碎室连通,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拖地刷。
所述微型电机轴与螺旋刀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管道内部设有电磁阀。
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充电接口。
所述微型扫地机器人为可拆卸式的。
所述万向自锁轮共有四个,且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
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空气净化器,用于对垃圾桶旁边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垃圾散发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通过设置的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们的手势,进而打开桶盖,方便倾倒垃圾,通过设置的垃圾储存室,用于对垃圾进行储存,通过设置了垃圾粉碎室,用于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进而扩大垃圾桶的储存空间,通过设置的重力传感器,用于对垃圾储存室的重量进行感应,在达到设定的程度,打开管道内部的电磁阀,使垃圾储存室内的垃圾落入垃圾粉碎室,通过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用于对垃圾粉碎室内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通过设置的喷水头,可以通过将水管接入水管接口进行对垃圾粉碎室进行冲洗,通过设置的垃圾排出口,用于将垃圾排出,通过设置的微型扫地机器人,可以对地面灰尘进行清扫,通过设置了吸尘管,用于将微型扫地机器人清扫的灰尘排入垃圾粉碎室内,通过设置的拖地刷,可以对室内进行拖地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乐凝,未经刘乐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