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电机牵引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8064.X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惜瀛;韩翔宇;吴冠霖;蓝天翔;贾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5/28 | 分类号: | B60L15/28;B60L15/38;H02P5/74;H02P2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辅助 激磁 开关 磁阻 电机 牵引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四轮全驱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电动汽车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电机牵引系统实施,该系统包括四个车轮(7),该系统还包括蓄电池(1)、驾驶员操纵踏板(2)、差速控制器(3)、四个独立的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四个用于汽车驱动的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和四组牵引电机传感器模块(6);
驾驶员操纵踏板(2)连接至差速控制器(3),差速控制器(3)分别连接四个独立的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四个独立的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一一对应连接一个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每个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驱动一个车轮(7),每个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上安装有牵引电机传感器模块(6),牵引电机传感器模块(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的信号输入端,四个独立的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均连接至蓄电池(1);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驾驶员操纵踏板(2)发出的操纵信号经差速控制器(3)处理得到四个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的速度给定信号,牵引电机传感器模块(6)中的转速传感器(13)将检测到的车轮(7)实时速度信号也传送给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控制策略是以相电压为控制量,采用电压斩波PWM控制,通过调整相电压的占空比生成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的输入信号,以此改变相绕组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转速和转矩的调节;根据汽车运行的工况及轮速实时检测值,调节DC/DC控制器(11)的输入,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励磁调节:
当汽车处于启动或爬坡状态时,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输出PWM信号控制功率变换器,控制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定子绕组电流;DC/DC控制器(11)输出信号控制DC/DC电路(12),使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激磁线圈产生正向电流,以增强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气隙磁通,达到增大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输出转矩的目的;当汽车稳定运行时,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输出PWM信号控制功率变换器(10),控制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定子绕组电流;DC/DC控制器(11)不输出信号,即激磁线圈不产生电流;
当汽车高速运行时,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输出PWM信号控制功率变换器(10),控制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定子绕组电流;DC/DC控制器(11)输出信号控制DC/DC电路(12),使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激磁线圈产生反向电流,以减弱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的气隙磁通,达到拓宽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牵引电机(5)调速范围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全驱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牵引电机传感器模块(6)包括转速传感器(13)、转子位置传感器(14)和电流传感器(15),转速传感器(13)、转子位置传感器(14)和电流传感器(15)输出的反馈信号分别接入各自的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轮全驱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电机控制系统(4)包括牵引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8)、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功率变换器(10)、DC/DC控制器(11)、DC/DC电路(12);
差速控制器(3)与牵引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8)相连,牵引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8)连接至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和DC/DC控制器(11),功率变换器控制器(9)连接功率变换器(10),功率变换器(10)连接至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电机(6)的三相定子绕组,DC/DC控制器(11)连接DC/DC电路(12),DC/DC电路(12)连接至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电机(6)的激磁线圈,线圈辅助激磁开关磁阻电机(6)的转轴与车轮(7)连接,功率变换器(10)、DC/DC电路(12)分别与蓄电池(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0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