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称加密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8463.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江;李超;李娜;张文宇;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称 加密 空地 一体化 网络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发信节点生成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通过空中网络将加密数据发送给收信节点;发信节点将密钥进行分片操作得到多个分片数据,利用收信节点的公钥分别对每个分片数据进行加密操作,通过地面网络将加密后的分片数据发送给收信节点;收信节点利用自己的私钥对加密后的分片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对解密操作得到的多个分片数据进行还原操作得到密钥,利用密钥对发信节点发送过来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明文数据。本发明的方法同时对重要信息和重要信息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使得空地一体化网络中的重要信息可以安全的传送到相关收信端,有效地保证了重要信息不被篡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空地一体化网络是一种综合地面和空间网络资源,通过空、天、地、海等多维信息的有效获取、协同、传输,以及资源的统筹处理、任务的分发、动作的组织和管理,实现时空复杂网络的一体化综合处理和最大有效利用,为各类不同用户提供实时可靠的按需服务。空地一体化网络的目标是对事件进行全面高效协同的处理,展开来说,就是采用多维信息,协同各个工作模块,增强事件的处理能力;结合空、天、地各类网络和系统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扩大可处理事件的范围;利用空地一体化网络综合信息系统强大的机动性能、广泛的覆盖范围、全局的协作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实现对事件和任务的高效处理。
空地一体化网络能够实现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并且保证其实时准确性。为了获得实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通信方式已经向着协同合作的方向快速发展并成为未来通信的趋势,而空地一体化网络是实现不同通信方式协同的必要前提与有效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1)协作性:空、天、地网络之间协同工作融合为统一的一体化网络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移动网络以及卫星网络的优势,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以及模块之间能够进行协同工作,对空间信息进行协调、管理及优化,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利用各种空间信息资源,实现对事件更快更好的处理;
(2)泛在性:综合空、天、地、海多种网络实现广泛覆盖和多重覆盖,对区域有着全天候实时的覆盖范围;
(3)高效性:空地一体化网络综合信息系统具有对任务事件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高效的处理能力。
卫星信息网络是空地一体化网络的骨干部分,是以卫星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网络系统。卫星网络是通过星间、星地链路连接在一起的不同轨道、种类、性能的卫星、星座及相应地面设施所组成的网络,以及由空间信息网络所支持的指挥、控制、通信与其他各种应用系统的集合。作为卫星网络的主要通信手段,无线电通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信息的传输速率,是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空地一体化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实现为空地一体化网络中重要数据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传输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对称加密的空地一体化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信节点需要传输数据时,首先由发信节点生成密钥,利用所述密钥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通过空中网络将所述加密数据发送给收信节点;
所述发信节点将所述密钥进行分片操作得到多个分片数据,利用收信节点的公钥分别对每个分片数据进行加密操作,通过地面网络将加密后的分片数据发送给所述收信节点;
所述收信节点利用自己的私钥对所述发信节点发送过来的加密后的分片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对解密操作得到的多个分片数据进行所述分片操作对应的还原操作得到所述密钥,利用所述密钥对所述发信节点发送过来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得到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疑域名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云数据信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