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轴流通风机的降噪后导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9516.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林哲;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3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流 通风机 降噪后导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流通风机的降噪后导叶。由叶顶段、中间段和叶根段构成;叶顶段和叶根段结构相同,从内层到外层依次均由隔声板、内阻尼层、吸声玻璃棉、外阻尼层和穿孔板构成。隔声板为轻质铝板折弯焊接而成,在隔声板外表面涂上内阻尼层,穿孔板为穿孔轻质铝板折弯焊接而成,在穿孔板内表面涂上外阻尼层,在内阻尼层与外阻尼层之间填充吸声玻璃棉;叶顶段和叶根段分别与中间段焊接连接,并与轴流通风机外筒和导叶内筒焊接固定。根据轴流通风机运行过程中,气动噪声分布与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在降噪后导叶的叶顶与叶根部位布置降噪段。采用吸声与隔声的综合方式,有效粘滞衰减噪声声波,从而显著降低了气动噪声,达到了轴流通风机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通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轴流通风机的降噪后导叶。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工业迅速发展,噪声污染日益普遍与严重。随着人们对噪声问题的愈加重视,噪声已经成为衡量通风机性能的重要指标。GB19761-2009《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不仅规定了各类通风机的效率值,还限定了噪声值。因此,从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角度考虑,设计降低轴流风机噪声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轴流通风机运行过程中,噪声主要来源于气动噪声。气动噪声包括旋转噪声与涡流噪声。轴流通风机旋转运行中,动叶旋转冲击叶片附近气体形成压力脉动,产生旋转噪声;此外,在轮毂叶根和叶尖附近的气体由于压力梯度的影响会形成涡流,这些涡流在轮毂壁面和风筒壁面极易形成涡流脉动,进而分裂形成大小涡流的噪声波,产生涡流噪声。涡流噪声占气动噪声比例极大,特别是在动叶叶根与叶尖附近特别强烈,并顺着气流向下游出口方向发展。
目前,通风机降噪方法主要集中于通风机结构方面的改进(如动叶片形态等)和通风机消声器的布置(如在风机进、出口布置消声器等)。但这些降噪方法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根据通风机的噪声分布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通风机降噪处理具有经济效益与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轴流通风机的降噪后导叶。根据轴流通风机气动噪声的分布与发展特点,采用吸声与隔声的综合方式,针对性粘滞衰减噪声声波,达到有效降低气动噪声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轴流通风机的降噪后导叶,由叶顶段、中间段和叶根段三部分构成;叶顶段和叶根段结构相同,从内层到外层依次均由隔声板、内阻尼层、吸声玻璃棉、外阻尼层和穿孔板构成。
所述隔声板为轻质铝板折弯焊接而成,在隔声板外表面涂上内阻尼层,穿孔板为穿孔轻质铝板折弯焊接而成,在穿孔板内表面涂上外阻尼层,在内阻尼层与外阻尼层之间填充吸声玻璃棉;叶顶段和叶根段分别与中间段焊接连接,并与轴流风机外筒和导叶内筒焊接固定。
所述叶顶段与叶根段高度分别占1/4-1/3后导叶的叶高h,即为(1/4~1/3)h。
所述内阻尼层和所述外阻尼层均为沥青。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根据轴流通风机运行过程中,气动噪声分布与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在降噪后导叶的叶顶与叶根部位布置降噪段。采用吸声与隔声的综合方式,有效粘滞衰减噪声声波,从而显著降低了气动噪声,达到了轴流通风机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轴流通风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轴流通风机降噪后导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轴流通风机降噪后导叶的降噪结构剖视图
图中:1、轴流通风机外筒,2、导流罩,3、动叶,4、轮毂,5、后导叶,5A、叶顶段,5B、中间段,5C、叶根段,5D、隔声板,5E、内阻尼层,5F、吸声玻璃棉层,5G、外阻尼层,5H、穿孔板,6、导叶内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