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9550.3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勤;惠爱平;康玉茹;王文波;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K47/02;A61K31/11;A61K31/05;A61K36/53;A61P31/04;A23K20/20;A23K20/28;A23K20/111;A23K10/30;A23K20/105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抗菌剂 方法 | ||
1.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该固载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制备凹凸棒石基复合纳米结构载体材料:
采用高速搅拌配制质量分数2~8%的凹凸棒石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其质量的10~20%的锌盐,搅拌30~60min,静置3~6h;接着在机械搅拌下向体系滴加质量分数2.5~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中的锌离子完全沉积,离心、烘干、煅烧,得凹凸棒石基复合纳米结构载体材料;
步骤二、复合基材固载天然抗菌剂:在200~450W超声辅助下,向乙醇水溶液中分散其质量分数5~20%的载体材料和其质量分数10~40%的天然抗菌剂;接着在37℃的恒温震荡箱中震荡18~24h,混合液经离心、45~60℃烘干、研磨、过200目筛子、包装,得凹凸棒石基复合纳米结构固载天然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锌盐为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和醋酸锌水合物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凹凸棒石基复合纳米结构载体材料是在一维针状结构的天然纳米材料凹凸棒石表面沉积具有抗菌活性的ZnO纳米颗粒,复合基材在水溶液或乙醇溶液中具有高度的分散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天然抗菌剂为香芹酚、百里香酚、牛至油、肉桂醛和柠檬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加入量为复合体系质量分数的1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载天然抗菌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中的醇水比例为5:5~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5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锅炉的多口进料装置
- 下一篇:移动智能终端扫描WiFi热点完成点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