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及其加工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9954.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夏敦柱;宫旭亮;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91 | 分类号: | G01C19/5691;G01C19/578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式微 半球 谐振 陀螺仪 及其 加工 封装 方法 | ||
1.一种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壳谐振子(1)、支撑柄(2)、上层玻璃衬底(3)、下层玻璃衬底(4)、中间硅衬底(5)、外围锚点结构(6)、电极(7)、第一电极孔(8)、焊盘(9)、金属掩膜层(10)、金属引线(11)和第二电极孔(12);所述的上层玻璃衬底(3)、中间硅衬底(5)和下层玻璃衬底(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外围锚点结构(6)设在中间硅衬底(5)的外周;中间硅衬底(5)的中间部分为中空腔体,半球壳谐振子(1)设置在中空腔体的中心部分;中间硅衬底(5)上沿半球壳谐振子(1)外周均匀设有十六个电极(7);上层玻璃衬底(3)与半球壳谐振子(1)位置对应处设有圆形凹槽,上层玻璃衬底(3)上设有与十六个电极(7)位置对应的十六个第一电极孔(8),每个第一电极孔(8)分别与对应的电极(7)相接;每个第一电极孔(8)上均设有焊盘(9),焊盘(9)通过第一电极孔(8)与电极(7)相接;金属掩膜层(10)设在半球壳谐振子(1)正下方的中间硅衬底(5)上,半球壳谐振子(1)底部通过支撑柄(2)键合在金属掩膜层(10)上;第二电极孔(12)设在下层玻璃衬底(4)中心位置,金属掩膜层(10)底端通过金属引线(11)与第二电极孔(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硅衬底(5)是由两块硅片直接键合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9)为圆形焊盘(9),每个圆形焊盘(9)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孔(8)顶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孔(8)和第二电极孔(12)内壁均沉积有Cr和Au的金属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壳谐振子(1)的直径为1000~1200μm,厚度为3~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壳谐振子(1)外壁和电极(7)的间隙为10~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其特征在于:整体式微半球谐振陀螺仪的整体尺寸为2500μm×2500μm×1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陀螺仪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纤陀螺收发集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