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9964.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飞;张传琦;牛杏杏;明桂林;孙忠伟;秦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纳米 气泡 处理 污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腔体(1)和流动分层腔体(2);
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为圆柱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01);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02);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一表面通过密封圈固定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的第二进水口(101)与污水腔体(4)的第一出水口(402)配合;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的第二出水口(102)与流动分层腔体(2)的第三进水口(201)配合;
所述污水腔体(4)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401);所述污水腔体(4)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02);
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为矩形箱结构;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流板(202);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一表面设置有第三进水口(201);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一表面设置有底层出水口(203);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一表面设置有第三出水口(204);所述第三出水口(204)与排污腔体(3)的第四进水口(301)配合;
所述排污腔体(3)一表面设置有排气口(302);所述排污腔体(3)一表面设置有排污口(303);所述排污腔体(3)一表面设置有第四进水口(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喇叭口板(103);所述污水处理腔体(1)一表面设置为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分层腔体(2)一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导流板(202)和三个导流板(202);所述一相对侧面的导流板(202)交替排列。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S01所述污水依次经过污水腔体(4)的第一进水口(401)和第一出水口(402)、第二进水口(101)进入污水处理腔体(1)内;
SS0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生成的微纳米气泡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喇叭口板(103)的作用下充分与污水混合;
SS03所述微纳米气泡通过表面张力、电吸附、螯合网络作用粘附于细小悬浮物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
SS04所述悬浮物与水的混合液经过第二出水口(102)和第三进水口(201)进入流动分层腔体(2);
SS05所述悬浮物与水的混合液在若干导流板(202)的作用下;混合液在流动分层腔体(2)进行S路径缓慢流动;
SS06所述悬浮物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污水得以净化;所述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污腔体(3)的排气口(302)排出;
SS07所述净化后的水经过流动分层腔体(2)的底层出水口(203)流出;
SS08所述悬浮物经过第三出水口(204)和第四进水口(301)进入排污腔体(3);所述悬浮物通过排污口(30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99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