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据频率响应需求设计声微波滤波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0193.2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N·西尔弗;库尔特·F·赖恩;尼尔·O·芬齐;罗伯特·B·哈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谐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60 | 分类号: | H03H9/60;H03H9/64;H03H9/56;H03H9/54;H03H9/46;H03H9/25;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董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频率响应 需求 设计 微波 滤波器 方法 | ||
1.一种根据频率响应需求设计声微波滤波器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频率响应需求选择滤波器部(100)(步骤56),其中,所述滤波器部(100)包括输入(106)、输出(108)以及在所述输入(106)与所述输出(108)之间的多个电路元件(102、104),所述多个电路元件(102、104)具有成对的串联声谐振器(102a)和并联声谐振器(102b),并且进一步具有额外的串联声谐振器(104a)和并联声谐振器(104b)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述频率响应需求选择每个所述电路元件(102、104)的值(步骤60、62);
基于所述频率响应需求选择滤波器部(100)的数量(步骤64);
级联所选择的数量的滤波器部(100),以产生级联的滤波器电路设计(150),以便至少一对直接相邻的滤波器部(102)通过输入(106)或输出(108)彼此连接(步骤66);
向所述级联的滤波器电路设计(150)增加寄生效应,以便产生预先优化的滤波器电路设计(步骤72);
将所述预先优化的滤波器电路设计输入滤波器优化器内,以便产生最终滤波器电路设计(步骤74);并且
基于所述最终滤波器电路设计,构造所述声微波滤波器(步骤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选择所述电路元件(102、104)的结构类型(步骤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串联谐振器和所述并联谐振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结构类型选自表面声波(SAW)谐振器、体声波(BAW)谐振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谐振器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频率响应需求变换为无单位量纲的标准化的频率响应需求,其中,所述电路元件值是基于标准化的频率响应需求确定的无单位量纲的标准化值;并且
将所述级联的滤波器电路设计的标准化电路元件值变换为具有单位的实际电路元件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并联谐振器(102b)的标准化谐振频率比所述串联谐振器(102a)的标准化反谐振频率低两倍,以形成通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串联谐振器(102a)的标准化反谐振频率比所述并联谐振器(102b)的标准化谐振频率低1倍,以形成阻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向所述级联的滤波器电路设计(150)增加寄生效应之前,使在所述级联的滤波器电路设计(150)中彼此电气相邻的相似电路元件(102、104)相结合(步骤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将不必要的电路元件移除或减少来简化电路元件来进行所述预先优化的滤波器电路设计的元件去除优化,以便产生所述最终滤波器电路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响应需求包括定义信号拒绝的抑制需求,并且基于所述抑制需求,选择所述滤波器部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压电衬底构成所述串联谐振器和所述并联谐振器中的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响应需求包括通带和阻带中的至少两个,并且基于所述通带和所述阻带中的所述至少两个,选择所述滤波器部(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所述成对的串联谐振器(102a)和并联谐振器(102b)的值,以形成所述通带和所述阻带中的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频率响应需求包括所述通带和所述阻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所述成对的串联谐振器(102a)和并联谐振器(102b)的值以形成所述通带,所述多个电路元件(102、104)具有另一成对的串联谐振器(104a)和并联谐振器(104b),并且选择所述另一成对的串联谐振器(104a)和并联谐振器(104b)的值以形成所述阻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谐振公司,未经谐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1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