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尘捕捉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337.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才煜坤;郑翔;姚伟国;林洪柱;王启兴;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平板 捕捉单元 缓冲板 烟尘 倾斜板 粉尘 灰尘收集装置 百叶风口 除尘设备 气流通过 倾斜设置 固定孔 夹角为 滑落 集尘 内孔 外孔 | ||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烟尘捕捉单元。主要技术方案如下:烟尘捕捉单元,包括安装平板,所述的安装平板上设有外孔、固定孔,所述的安装平板一侧连接内缓冲板,所述的内缓冲板上设有内孔和下反沿。所述的内缓冲板上部与安装平板连接处倾斜设置。所述的内缓冲板上部与安装平板连接处为倾斜板,所述的倾斜板与安装平板的夹角为10‑80°。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烟尘捕捉单元,降低气流通过阻力的同时将粉尘进行初步收集,粉尘沿垂直方向滑落到下反沿下方的灰尘收集装置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百叶风口集尘严重不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尘捕捉单元,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厂房内环境的烟尘污染、化学污染及其它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和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会导致各种疾病隐患甚至危及生命。严重污染的后果已经给大量企业造成医疗负担和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
现有技术中有各种结构类型的除尘设备及其零部件结构,其中捕捉烟尘的风口结构对除尘设备的除尘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多为百叶式结构,其存在风向单一,气体流动性差,风口处集灰易导致气流阻力增大,从而增加耗能,集灰过多还会加重噪音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烟尘捕捉单元,设计精巧、结构简单、气流阻力小,制作安装步骤简便,并且可以对颗粒粉尘进行初步过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烟尘捕捉单元,包括安装平板,所述的安装平板上设有外孔、固定孔,所述的安装平板一侧连接内缓冲板,所述的内缓冲板上设有内孔和下反沿。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缓冲板上部与安装平板连接处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缓冲板上部与安装平板连接处为倾斜板,所述的倾斜板与安装平板的夹角为10-80°。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缓冲板上部与安装平板连接处为倾斜板,所述的倾斜板与安装平板的夹角为30°。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孔与内孔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孔、内孔为冲压形成的长条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缓冲板与安装平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平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内缓冲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全新的烟尘捕捉单元,降低气流通过阻力的同时将粉尘进行初步收集,粉尘沿垂直方向滑落到下反沿下方的灰尘收集装置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百叶风口集尘严重不易清理的问题。
(2)除尘设备滤筒反吹时,反吹气体被内缓冲板和安装平板阻挡,粉尘不会出现外流。
(3)本发明结构制作简单,通过冲压成型、焊接即可完成,使用时,通过固定孔固定于除尘设备外壳上,使用方法简单,制作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烟尘捕捉单元的立体图1;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烟尘捕捉单元的立体图2;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B-B剖面图;
图7是图5中A-A剖面图;
图8是图5中C-C剖面图;
图9是图5中D-D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