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容扩链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595.4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可;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锐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18/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9 湖北省孝感市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链 增容 制备 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增容扩链剂 二氯化锡 二乙烯基 烯酸甲酯 反应釜 己内酯 聚氨酯 异氰酸 重量份 二酮 二烯 十溴 羟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容扩链材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聚ε‑己内酯,2,3,5,6‑四羟基‑2,5‑环已二烯‑1,4‑二酮,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二乙烯基二氯化锡,2‑异氰酸丙‑2‑烯酸甲酯,二氯(2,6,10,十溴三烯‑1,12‑二基)钌,水,升温,反应,产物经过滤,水洗,干燥,即得到聚氨酯增容扩链剂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容扩链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增容扩链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 (-50~150℃) 的材料 ,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扩链剂是指能促使分子链延伸、扩展的化合物。在聚氨酯聚合物的生成中,主要为双官能团的化学品。在聚氨酯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入扩链剂,有利于强化聚氨酯产品的力学性质。
CN104151494A 公开了一种环氧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算,将22-27份γ-胡萝卜素与9-11份顺丁二烯酸酐加入有机溶剂中,料液比为31:60-38:60g/ml;充分混合均匀,在130-170℃、氮气保护下发生D-A反应3-5h;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90-95份环氧氯丙烷以及0.6-0.8份溴化胺,加热回流5-7h,然后冷却至65-75℃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经洗涤得成品。本发明的环氧扩链剂可应用于聚酯、聚酰胺类工程塑料的回收利用,以及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性能提高,其原料和试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纯化,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以高效、高收率地制得高纯度的长分子链、大分子量多环氧官能团扩链剂。
CN102936307A 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基聚合物的环氧官能化扩链剂、环氧官能化扩链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扩链剂由以下原料配方组成(按质量份数):聚ε-己内酯类单体:50~75;丙烯酸甘油酯类单体:25~50;引发剂:2~12。环氧官能化扩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上述的反应单体和引发剂,按照设定的顺序加入反应釜,在适当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进行共聚,反应产品经脱除溶剂、造粒后成产品。
现有的增容扩链剂产品,虽然可以制得纯度较高的长分子链,单分子链间交联较弱,树脂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容扩链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按重量份计,在反应釜中加入聚ε-己内酯,2,3,5,6-四羟基-2,5-环已二烯-1,4-二酮,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二乙烯基二氯化锡,2-异氰酸丙-2-烯酸甲酯,二氯(2,6,10,十溴三烯-1,12-二基)钌,水,升温至70-80℃,反应6-12h,产物经过滤,水洗,干燥,即得到聚氨酯增容扩链剂产品。
所述的2,3,5,6-四羟基-2,5-环已二烯-1,4-二酮,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3-8%。
所述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1-3%。
所述的二乙烯基二氯化锡,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0.1-0.5%。
所述的2-异氰酸丙-2-烯酸甲酯,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0.5-1.5%。
所述的二氯(2,6,10,十溴三烯- 1,12-二基)钌,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0.01-0.1%。
所述的水,其质量用量为聚ε-己内酯的4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锐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市锐思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