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2474.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国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地 管材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贯穿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贯穿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移动槽的两端,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移动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自动化切割、而且能够在具有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具有很好的夹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工地上,经常需要将管材进行切割,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经常有切割人员会受伤,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大地打击,因此切割设备的升级亟需解决,传统的切割设备就是通过切割人员手持切割机进行切割,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风险性,而且在切割过程中,如何对管材进行固定和限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物的不能完全封死,需要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这样更有利于切割活动的进行,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不能进行自动化切割而需要手持切割、缓冲性不足、夹持的效果不明显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其不仅能够自动化切割、而且能够在具有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具有很好的夹持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地用管材切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竖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贯穿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贯穿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移动槽的两端,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移动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板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轮,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贯穿滑动杆的侧壁并转动连接有切割机,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滑动杆之间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相对的内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块,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块之间连接有待裁件,所述框体的内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的上端与待裁件的底部侧壁相抵,所述框体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和第四螺纹杆,且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四螺纹杆与框体均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和第四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套接环,两个所述套接环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套接环的一端通过第三弧形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端的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端侧壁均设有T形槽,两个所述T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两个所述T形滑块之间通过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上端侧壁与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固定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上端设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上端设有弧形套接杆,所述弧形套接杆的内部设有弧形中空腔,所述弧形中空腔相对的内侧壁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端侧壁均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卡块的一端均连接有弧形限位杆,两个所述弧形限位杆远离弹簧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的弧形套接杆的侧壁并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均与缓冲板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国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国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2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