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组件以及冷暖可调节的智能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914.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A43B7/00 | 分类号: | A43B7/00;A43B7/02;A43B7/34;A43B3/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组件 以及 冷暖 调节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组件以及冷暖可调节的智能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最主要的日用生活必需品,每个人每天都要穿鞋子。夏天,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导致鞋内温度较高,给人造成焖脚、捂脚、脚热等不良感觉;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导致鞋内温度较低,又给人造成脚冷、脚僵等不良感觉。
为此,市面上出现一些可以进行冷暖调节的鞋子。一般情况下,这类鞋子都会将制冷件和制热件设置在鞋内。这样虽然可以带来最好的制冷效果和制热效果,但是由于制冷件或者制热件直接作用在鞋内,导致鞋内降温或者鞋内升温都相对突然,并不利于脚部健康。除此之外,目前对于环境温度和鞋内温度的判断,基本建立在传感器检测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鞋内温度的调节,也建立在芯片控制的基础上,所以就需要两套控制程序来分别控制,所以在控制方面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组件以及冷暖可调节的智能鞋,对于鞋内温度的调节只需要一套控制程序来控制,所以在控制方面相对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组件,用于鞋内温度和环境温度检测,包括安装座、圆形翻板、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圆形翻板设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圆形翻板的两侧;
所述圆形翻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圆形面板、圆形基板、以及第二圆形面板,所述第一圆形面板上和所述第二圆形面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圆形基板的周缘相对所述第一圆形面板的周缘和所述第二圆形面板的周缘内凹形成环形安装槽;所述圆形翻板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所述圆形翻板通过所述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且可以相对所述安装座进行多方位翻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圆形翻板还包括第一受电电极、第二受电电极、以及整流桥,所述第一受电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圆形面板的周缘,所述第二受电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圆形面板的周缘,所述整流桥设于所述圆形基板内,所述第一受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受电电极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端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两个输出端;
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送电电极和第二送电电极,所述第一送电电极和所述第二送电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并且分别配合所述第一受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受电电极,所述第一送电电极和所述第二送电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圆形翻板还包括受电线圈,所述受电线圈设于所述圆形基板内并且和所述圆形基板共面,所述受电线圈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并且用于对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
所述安装座包括送电线圈,所述送电线圈设于所述安装座内并且和所述受电线圈同轴,所述送电线圈连接电源。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于所述圆形基板内,所述控制芯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暖可调节的智能鞋,包括鞋底、鞋面、制冷件、以及制热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鞋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朝向所述鞋面的相对两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换气管,所述换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鞋面的内侧,所述制冷件和所述制热件均呈长形并且设于所述换气管内。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换气管纵向地设于所述鞋面的外侧,形成对所述鞋面的支撑,所述换气管的两端分别在纵向上连通所述鞋面的内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制冷件和所述制热件集成于一冷热片上。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