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063.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排水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属于冷凝水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领域,商业综合型建筑越来越多,该建筑单层面积大、商业的业态复杂,吊顶下净高要求高,吊顶内的各种管线综合错综复杂,一般水平冷凝水管设置所有管线底部,并按国家现行规范GB50736-2012第8.5.23.2条之规定“冷凝水干管坡度不宜小于0.005,不应小于0.003”坡向排水立管,如果水平干管过长将影响降低吊顶安装高度,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平干管过长会造成局部冷凝水排水不畅等问题,如果直接将冷凝水排放至地漏或卫生间,造成低温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合理设计冷凝水排水系统并回收,利用冷凝水作为空调冷却塔的补水,节省了水量,并且降低了冷却塔的供水问题,适当降低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包括多组冷凝水排水机构以及由冷凝水排水机构处进行冷凝水收集的收集机构;
前述的冷凝水排水机构包括多根冷凝水水平管,分别置于每个楼层内部,前述的多根冷凝水水平管相连通形成总管,每根冷凝水水平管均连接一根冷凝水立管;
前述的收集机构为一个兼做空调冷凝水收集箱的冷却塔补水箱,其包括箱体本体,在箱体本体内部安装与箱体本体侧壁垂直的防护挡板,防护挡板的下方安装浮球,还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一侧顺次连接相通的浮球阀、流量计、防污隔断阀和闸阀,流量计的一端与防污隔断阀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浮球阀相连接,闸阀的一端与防污隔断阀的另一端相连接,闸阀的另一端与水箱补水管相连通;在箱体本体的顶部安装冷凝水进水立管和通气管,箱体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溢流管和冷却塔补水管;箱体本体的底部设置排污管;
前述的冷凝水进水立管与总管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防护挡板距离箱体本体的底部高度为第一水位线,其为冷却塔补水箱循环水量的1.5%对应的水位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总管收集的冷凝水水量对应的水位高度为第二水位线,前述的溢流管置于第二水位线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二水位线位于第一水位线上方。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冷凝水排水机构的优势,有效的解决了冷凝末端距冷凝水立管过远,冷凝水水平管起始点和终点高差过大,影响吊顶安装高度;
本发明收集机构的优势,解决多余的冷凝水排入水箱时,不会因自来水的补充速度快而将冷凝水通过溢流管排掉,充分回收低温冷凝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冷却塔补水管,2为溢流管,3为冷凝水进水立管,4为通气管,5为防护挡板,6为防污隔断阀,7为流量计,8为闸阀,9为排污管,10为水箱补水管,11为浮球阀,12为冷凝水水平管,13为冷凝水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冷却塔补水管1,溢流管2,冷凝水进水立管3,通气管4,防护挡板5,防污隔断阀6,流量计7,闸阀8,排污管9,水箱补水管10,浮球阀11,冷凝水水平管12,冷凝水立管13。
本发明的一种冷凝水排水及收集系统,包括多组冷凝水排水机构以及由冷凝水排水机构处进行冷凝水收集的收集机构;
前述的冷凝水排水机构包括多根冷凝水水平管,分别置于每个楼层内部,前述的多根冷凝水水平管相连通形成总管,每根冷凝水水平管均连接一根冷凝水立管;
设置多组冷凝水排水机构,这样子设置基本可以忽略避免冷凝水放坡的高度,水平方向上合理布设冷凝水立管,并考虑该冷凝水立管附近的空调器,使其方便连接至冷凝水立管处,最终确定冷凝水水平管的走向,并在冷凝水水管汇总出设置收集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水回收水冷空调
- 下一篇:拆装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