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286.4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喜伶;许乙付;周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空空域 监视主机 地面站 双平台 无线传输设备 二次雷达 管控系统 镜头相机 应急 变焦 无线电 监视 摄像监视设备 协同工作模式 无人飞行器 无线电场强 无线电天线 直升机平台 可见光 测量设备 测向设备 车载平台 车载云台 监视设备 探测设备 侦测定位 大平台 单平台 路由器 航空器 飞行器 操控 吊舱 管控 空基 摄像 直升机 雷达 取证 互联 入侵 追踪 协作 合作 | ||
1.一种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车载平台和空基直升机平台两大平台,包括直升机吊舱、车载云台、可见光变焦镜头相机、红外变焦镜头相机、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无线传输设备、ADS-B地面站、二次雷达地面站、雷达监视主机、摄像监视主机、无线电监视主机、路由器。所述空基直升机平台搭载直升机吊舱、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所述直升机吊舱搭载可见光变焦镜头相机。所述地面车载平台搭载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无线传输设备、ADS-B地面站、雷达监视主机、摄像监视主机、无线电监视主机、车载云台,同时通过专网/公网连接远端二次雷达地面站。所述车载云台搭载红外变焦镜头相机和可见光变焦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种低空飞行器监视方法,分别为综合二次雷达和ADS-B监视的雷达监视方法;综合可见光和红外监视的摄像监视方法;综合无线电天线阵测向和无线电场强测量的无线电监视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和要求2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监视方法仅在所述地面车载上实现,所述摄像监视方法和所述无线电监视方法同时在所述地面车载平台和所述空基直升机平台上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S-B地面站装设于所述地面车载平台,所述二次雷达装设于远端固定地面站,并通过专网/公网与所述雷达监视主机连接。所述雷达监视主机实时处理和融合所述ADS-B地面站和所述二次雷达地面站数据,生成合作飞行器飞行航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基直升机平台进行可见光监视,所述地面车载平台实现可见光与红外的集成监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监视主机,配合所述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或所述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实现对无人机控回传信号和遥控器控制信号的识别,进行预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基直升机平台搭载所述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进行单站测向和机动多站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车载平台搭载所述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进行距离估算和机动逼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要求6和要求7所述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基直升机平台和所述地面车载平台能实现协作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空空域应急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和所述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中的任一设备单独或协同对入侵无人机信号进行探测,并标定出入侵无人机大致疑似区域,发送区域坐标信息至摄像监视主机;
S2所述直升机吊舱和所述车载云台中的任一设备单独或协同搭配摄像机对该区域进行巡视和核实,如果存在入侵无人机,则对其进行跟踪和取证,并将入侵无人机坐标发送给雷达监视主机和无线电监视主机,否则转到步骤S1;
S3所述ADS-B地面站和二次雷达地面站中的任一设备单独或协同实现对合作飞行器的持续监视,接收到摄像监视主机的入侵无人机坐标后,评估空域安全形势,并根据形势发布不同的安全警报;
S4所述无线电监视主机接收到摄像监视主机的入侵无人机坐标后,在该坐标周围通过所述无线电天线阵测向设备和所述无线电场强测量设备中的任一设备单独或协同对遥控器信号进行识别和定位,并上报地面安保力量实施抓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2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