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342.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邓怡;伍彦霖;谢璐;谢克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结构是支撑面型的重要基础,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感染、肿瘤等往往引发患者颌面部骨组织大缺损或缺失,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如何较好地对患者面型及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骨移植目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体骨移植是临床常用且成功率较高的传统骨缺损修复方法,但由于自体骨本身来源受限,需要开辟第二手术区,创伤大,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使发生手术感染的风险增加,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人工合成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临床上普遍应用,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学者们一直追踪的热点。但现有的人工合成骨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骨诱导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骨缺损修复材料中自体骨来源受限,人工合成骨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骨诱导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的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好、较好的骨诱导能力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骨修复材料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
β-磷酸三钙30%~70%,人牙本质30%~70%。
本发明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非晶体磷酸三钙(ACP)粉体30%~70%,人牙本质粉体30%~70%,将两种粉体混合均匀,以两种粉体总重为100%计,加入重量百分比10~20%制孔剂和0.5~1%粘接剂,再混合均匀,加入模具中,压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后制得多孔性骨修复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制孔剂为硬脂酸、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上述方案中,所述粘接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缩丁醛。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温烧结的具体工艺为:
将压制好的模型加热到300℃并保温0.5h,再升温至900℃,孵育0.5h,再升温至1180℃并保温2h。
本发明中的β-磷酸三钙系由非晶体磷酸三钙经高温烧结后生成,制孔剂和粘接剂在高温下气化,从而得到多孔性骨修复材料。
β-磷酸三钙(β-Ca3(PO4)2)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的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牙齿与骨组织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力学性质,均是由无机、有机材料结合的复合材料,是一种生物混晶,其主要物相组成为含有多种微量成分的碳羟磷灰石,其他无机成分还包括 CO32-、Mg2+、Na+、F-等元素。临床上因为阻生、多生、正畸需要、外伤等拔除的大量牙齿作为医疗垃圾废弃,人牙这一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人体器官资源被极大地浪费。本发明将人牙本质与β-磷酸三钙混合制成多孔性骨修复材料,不仅将牙齿重新利用起来,赋予其新的应用价值,更有利于复合材料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生物相容性好,更有助于骨缺损的修复。将β-磷酸三钙与人牙本质按一定比例配置,可调控β-磷酸三钙/牙本质复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在可控降解性上比单一牙本质好,能更好地修复骨缺损。立体多孔结构比致密结构的骨诱导效应更强,更有利于骨修复。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产品机械性能优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骨缺损修复材料中自体骨来源受限,人工合成骨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骨诱导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的缺陷,提供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好、较好的骨诱导能力。提供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例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组成如下:
β-磷酸三钙30%,人牙本质70%。
本例的多孔性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为:
按重量百分比计,取非晶体磷酸三钙(ACP)粉体30%,人牙本质粉体70%,将两种粉体混合均匀,以两种粉体总重为100%计,加入重量百分比20%制孔剂和0.5%粘接剂,再混合均匀,加入模具中,压制成型,经过高温烧结后制得多孔性骨修复材料。
制孔剂为硬脂酸。
粘接剂为聚乙烯醇,配成水溶液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