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段间含气产物逆向流动的碳氢料加氢反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6662.1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巨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巨堂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C10G1/08;C10G45/20;C10G45/28;C10G47/30;C10G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段 液料 上游 加氢反应 逆向流动 氢分压 碳氢 反应产物分离 串联操作 反应空间 分离回收 工程投资 过程操作 含气物料 逆流气体 气体分离 气体逆流 物料流程 循环加工 直接加热 直接液化 最终产物 反应热 富氢气 固体料 夹带液 煤加氢 氢气 预热 煤浆 排出 前部 总压 逆流 串联 能耗 返回 | ||
1.反应段间含气产物逆向流动的碳氢料加氢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碳氢料加氢反应过程RU,在存在氢气、液相烃同时可能存在固体颗粒的混相物料条件下,至少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第一原料RUF1进行加氢反应RUR转化为最终加氢反应产物RUP;回收最终加氢反应产物RUP;最终加氢反应产物RUP,为1路或2路或多路物料;
碳氢料加氢反应过程RU,加工包含第一原料RUF1的液料RUF1TL,设置液料RUF1TL串联操作的至少2个反应段,碳氢料加氢反应过程RU的反应介质由气相、液相和可能存在的固相组成,以反应段之间液料流动方向为基准正向,至少存在一路基于下游反应段的含气产物的含气物料,通过上游反应段的反应空间实现气体逆流串联使用,逆流气体可能夹带液料和或固体料一并逆流;
所述一个反应段,指的是包含碳氢料加氢反应步骤和该步骤气液产物的气液分离步骤的工艺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碳氢料加氢反应过程RU,选自下列中的1种或几种:
①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包括使用供氢溶剂油的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油煤共炼过程、煤临氢热溶液化过程;
②重油的加氢热裂化反应过程,使用沸腾床加氢反应器或悬浮床加氢反应器或悬浮床与沸腾床组合式加氢反应器;
③有机氧含量高的油品的加氢脱氧过程;
④有机硫含量高的重油的加氢脱硫过程;
⑤有机氮含量高的重油的加氢脱氮过程;
⑥其它产生大量气体和或有害杂质气体的常规液体烃的加氢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碳氢料加氢反应过程RU,选自下列中的1种或几种:
①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生成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热加工过程选自焦化过程或催化裂化过程或催化裂解过程或加氢过程;
②中低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热加工过程选自焦化过程或催化裂化过程或催化裂解过程或加氢过程;
③高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④页岩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⑤乙烯裂解焦油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⑥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⑦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⑧其它芳烃重量含量高于40%、有机氮重量含量高于0.10%的烃油的使用膨胀床的加氢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过程RU为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
氢气纯度最高的氢气物流进入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下游反应段RUSX,基于反应段RUSX的含气产物的含气物料,逆流通过上游反应段的反应空间串联使用,逆流气体可能夹带液料和或固体料一并逆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过程RU为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
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下游反应段的气相氢气体积浓度平均值,是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上游反应段的气相氢气体积浓度平均值的11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过程RU为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
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下游反应段,气相氢气体积浓度平均值为80~95%;
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上游反应段,气相氢气体积浓度平均值为55~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过程RU为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
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下游反应段的气液体积比平均值,是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过程RU的最上游反应段的气液体积比平均值的4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巨堂,未经何巨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6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干燥粉碎热解一体化的产油装置
- 下一篇:酯交换法制生物柴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