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276.4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杰;李强;曲浩丽;李瑞容;王鹏军;陈永生;尹小波;马泓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秸秆 厌氧干 发酵 沼气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适合的菌剂、添加剂和工艺步骤,实现了对压缩秸秆的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可单批次处理大量秸秆、原料产气率和容积产气率高的优点;本发明的工艺可控,后处理工艺简单,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沼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纯秸秆的发酵产沼气是沼气生产和秸秆处理等技术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以期获得更好的秸秆处理效果,实现秸秆利用的经济化和绿色化。
授权公告号为CN 104561112 B的中国专利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通过对物料的处理和沼气生产参数的调节,获得了一种较好的利用纯秸秆产沼气的方法。
授权公告号为CN 101591677 B的中国专利利用喷淋方法,解决了需对秸秆先进行堆沤的弊端,实现了较好的纯秸秆的发酵产气效果。
不过,上述报道的缺点在于其对于秸秆的处理量较少,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单批次处理量,而且在产气率方面也还不尽人意。
目前对于的纯秸秆的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其适宜的发酵菌剂及发酵工艺的选择的报道更少。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可利用秸秆为原料、产气率高且工艺可控的产沼气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沼液或池塘水稀释菌剂作为干发酵的菌液,存放于干发酵装置下部的菌液池中;
(2)将密度为200~300kg/m3的压缩秸秆捆紧密堆放在干发酵装置中;
(3)将添加剂溶解在少量清水中,均匀地喷洒在秸秆顶部;
(4)密封干发酵装置,从秸秆顶部喷淋饱和石灰水,进行3~5天的自然堆沤发酵;
(5)然后每天从秸秆顶部喷淋菌液,每天1次,每次0.5~1h,持续10~15天;菌液从干发酵装置的下部流回菌液池;
(6)步骤(5)之后,每天关闭菌液池与干发酵池之间的阀门,从秸秆顶部喷淋菌液,利用菌液浸泡1/2体积的秸秆,浸泡时间为2~6小时;然后打开阀门,将菌液放回菌液池中,持续10~15天;
(7)步骤(6)之后,每天关闭菌液池与干发酵池之间的阀门,从秸秆顶部喷淋菌液,菌液完全浸泡干发酵装置中的秸秆捆;浸泡2~6小时后打阀门,将菌液排入菌液池中,持续10~15天;
(8)步骤(7)之后,关闭菌液池与干发酵池之间的阀门,从秸秆顶部喷菌液,菌液完全浸泡秸秆捆至发酵结束;
所述菌剂,按微生物培养液体积份数计,由如下微生物培养液组成:
厚壁菌15~20份、拟杆菌15~20份、螺旋体菌3~5份、热袍菌4~6份、变形菌3~5份、互养菌3~5份、纤维杆菌3~5份、广古菌35~40份;
所述添加剂为三聚氰胺、过磷酸钙、硫酸亚铁、七水硫酸锌、六水氯化钴和六水氯化镍的混合物。
步骤(3)中,所述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秸秆重量的1~5%,优选为2%。
步骤(1)中,进行所述菌剂稀释时,按重量体积比计,菌剂用量为10%。
步骤(4)中,饱和石灰水的用量为秸秆重量的3~5%。
步骤(5)中,每天将喷淋后回流的菌液的pH调至7.0~7.5。
优选的,步骤(6)和/或步骤(7)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