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影视镜头自动跟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633.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欣;张颖;杨流海;巢俊;周晴;冯兵;朱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伟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视 镜头 自动 方法 | ||
1.一种影视镜头自动跟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PC软件端发送和接收跟焦器数据,通过数据信号控制伺服电机控制镜头焦环;
S2:建立跟焦器数据与实际物理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
S3:生成自动跟焦方案;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式(2)建立焦点f1到焦点f2变化过渡过程的焦点位置方程:
f(t)=a0+a1t+a2t2+a3t3 (2)
式(2)中,a0、a1、a2、a3为待计算参数,t为焦点f1到焦点f2变化过程的时间;
通过式(3)建立焦点f1到焦点f2变化过渡过程的速度方程,通过式(4)建立焦点f1到焦点f2变化过渡过程的加速度方程:
S3.2:根据式(5)所示的约束关系求解a0、a1、a2、a3,从而得出焦点位置方程f(t)的具体形式:
式(5)中,T为焦点f1过渡到焦点f2实际所需要的运行时间;
S3.3:根据步骤S3.2得到的焦点位置方程f(t)以及步骤S2得到的跟焦器数据与实际物理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焦点位置与跟焦器数据之间一一映射的关系;
S3.4:将焦点位置对应的跟焦器数据发送至跟焦器,实现自动跟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视镜头自动跟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控制镜头焦环转到对应的刻度Y{y1,y2...,yn},共n个数据,并记录每个刻度对应的跟焦器数据X{x1,x2,...,xn};
S2.2:拟合跟焦器数据与实际物理对焦数据之间的函数曲线,计算曲线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视镜头自动跟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取刻度Y{y1,y2...,yn}的倒数,也即实际物理对焦数据,记录为
S2.22:分别计算∑xi2、∑xi、和其中i=1,2...,n;
S2.23:构造矩阵:
S2.24:建立Y'与X的数学模型aX+b+Y'=0,根据式(1)计算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视镜头自动跟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C软件端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跟焦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6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桌子结构
- 下一篇:抗PD-1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