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光栅反馈的单片集成混沌激光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7923.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张明江;徐雨航;张建忠;刘毅;乔丽君;王安帮;王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12 | 分类号: | H01S5/12;H01S5/125;H01S5/06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光栅 反馈 单片 集成 混沌 激光器 芯片 | ||
一种基于随机光栅反馈的单片集成混沌激光器芯片,包括:衬底;下限制层,其制作在衬底上;有源层,其制作在下限制层上;上限制层,其制作在有源层上;波导层,其纵向制作在上限制层上面的中间;P+电极层,其是用隔离沟将其分为两段,制作在波导层上;N+电极层,其制作在下限制层的背面;其中,分为两段的P+电极层分别对应于DFB激光器区和随机反馈区;所述的DFB激光器区为整个芯片提供输出光和反馈光,其对应的上限制层部分制作有分布反馈Bragg光栅层;所述的随机反馈区对所述DFB激光器区发出的光进行随机多反馈,该随机反馈区对应的有源层部分制作有随机反馈光栅。本发明采用随机光栅反馈结构产生混沌激光,彻底消除了单腔光反馈混沌激光器的时延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随机光栅反馈的单片集成混沌激光器芯片。
背景技术
混沌激光作为激光器的一种特殊输出形式,具有随机、宽频谱等特性。研究表明,混沌激光已在混沌保密光通信、高速随机数秘钥生成、抗干扰的激光雷达、光纤网络故障检测、分布式光纤传感等领域显示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目前产生混沌激光的方法,大多都是在实验室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加上各种外部分立光学元件搭建而成的,体积较大、成本高、布局复杂、易受环境影响、输出不稳定。随着新型微纳光子器件研究的进展和半导体制备工艺的不断提高,光子器件集成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现行光通信系统中,并成为基于全光信号处理的高速光通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基于光子集成技术的混沌光子集成光源对于混沌激光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8年,A. Argyris 等人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单片光子集成芯片(A. Argyris
2010年,V. Z. Tronciu等人提出了带有空气隙的多反馈单片光子集成混沌半导体激光器芯片(V. Tronciu
2013年,吴加贵等人研制了一个三段式的单片集成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用于产生混沌激光(J. G. W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