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9304.6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4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尹小波;马诗淳;邓宇;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5/02;C02F1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发酵 促进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接种物与发酵底物混合,于32~37℃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50天,即得;所述接种物的制备方法为:按微生物培养液体积份数计,将如下微生物培养液混合:厚壁菌15~20份、拟杆菌15~20份、螺旋体菌3~5份、热袍菌4~6份、变形菌3~5份、互养菌3~5份、纤维杆菌3~5份、广古菌35~40份;所述发酵底物为农业有机废弃物。本发明的发酵促进剂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原料的要求,菌剂的发酵底物成本低廉;本发明所述的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生产工艺,大幅度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本发明的菌剂制备过程采用干式厌氧发酵,制得的成品水分含量低,便于贮存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废弃物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地面生物质可再生资源,沼气的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不过,随着对沼气产气技术的经济化、科学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相关技术得到了发展。其中,对于沼气促进剂的研究是一个热点。
目前主要的促进剂可简单的分为化学物质促进剂和菌剂促进剂。
化学物质促进剂的主要研发思路在于促进产甲烷菌的生长,提高其产气效率,如授权号为CN 103642846 B的中国专利和公开号为CN 102925493 A的中国专利。
菌剂促进剂的研发是近些年来的重要方向,其具有成本低、可重复利用、后处理较为方便和较为环保等优点,诸如授权号为CN 102876618 B的中国专利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此之外,将化学物质促进剂和菌剂促进剂联用也是研究方向之一,如公开号为CN 107022576 A的中国专利。
然而,在菌剂促进剂方面,本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在产气效率、产气周期及原料适应性方面的技术效果提高还有较大空间。
另外,一些促进剂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所用的菌株较难获得或需要进行严苛的分离培育工作,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因此,本领域亟待一种简单易得、可在产气效率的提高和产气周期的控制有所突破的沼气促进菌剂。
在获得所述菌剂配方时,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科学的菌剂制备方法也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沼气发酵的促进菌剂的制作方法,将该促进菌剂投入到发酵罐中,能显著的改善发酵状况,提高原料产气率和容积产气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接种物与发酵底物混合,于32~37℃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50天,即得;
所述接种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微生物培养液体积份数计,将如下微生物培养液混合:
厚壁菌15~20份、拟杆菌15~20份、螺旋体菌3~5份、热袍菌4~6份、变形菌3~5份、互养菌3~5份、纤维杆菌3~5份、广古菌35~40份;
所述发酵底物为农业有机废弃物。
所述农业有机废弃物包括禽畜粪便、稻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秸秆需进行粉碎至粒径不超过1cm。
所述接种物与发酵底物的重量比为1:10。
所述厚壁菌为居瘤胃解蛋白质菌Proteiniclasticum ruminis DSM24773、棕榈酸互营单胞菌Syntrophomonas palmitatica DSM18709T和大岛粪热杆菌Caldicoprobacteroshimai DSM21659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未经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9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