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多层绞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0162.5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卡瑞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炉体 坩埚 多层 绞盘 支撑 复合 安装维护 隔板材料 火焰入口 竖直间隙 水平间隙 外侧设置 位于炉体 余热出口 上端 铁板 保温层 耐火砖 熔化炉 下倾斜 堆砌 逐块 递增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多层绞盘,属于熔化炉技术领域,包括炉体、支撑块、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采用耐火砖堆砌,所述炉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炉体右侧下部设置有火焰入口,所述炉体左侧上部设置有余热出口,所述支撑块位于炉体中间底部,所述坩埚设置在支撑块上端,所述炉体内侧设置有导火隔板,所述导火隔板和坩埚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设置有水平间隙,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设置有竖直间隙,所述导火隔板的板面向下倾斜,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的高度逐块递增,所述导火隔板材料为铁板。达到了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维护简单、实用性强且成本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化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多层绞盘。
背景技术
熔铝炉通常为燃烧化石燃料加热的熔化炉,如焦炭炉、燃油炉,或者由电加热的熔化炉,如电热熔化炉,采用燃烧固体生物质燃料加热的熔铝炉称为生物质燃料熔铝炉,由于生物质燃料熔铝炉沿袭焦炭炉的结构,保温性能差,加之生物质燃料燃烧迅速,缺乏持续的余烬热量,大量的热量通过烟道散失,维持坩埚内铝合金保持熔融温度的能力不足,为了保持炉内温度,须持续不断的给料燃烧,导致燃料消耗大,熔铝成本高;为此,现有技术采用在加热室炉壁与坩埚之间设置环状的挡火层,利用挡火层对火焰的滞流作用,增强热交换,迟滞加热室室温的散失,以保持坩埚内铝合金熔融温度,但挡火层的滞流作用又同时使得加热室产生内压过高,气流不畅,致使燃烧室难以充分燃烧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3471387A在2013年12月25日的一种设有螺旋导火道的熔铝炉加热室,该发明采用在加热室的内壁设置螺旋上升的螺旋隔层,由螺旋隔层围绕坩埚的外壁形成螺旋导火道,螺旋导火道位于加热室内壁的火焰道口的上方与烟道口的下方之间,利用螺旋导火道,延长火焰与坩埚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增加热交换时间使热交换更充分。该发明在实际运用过程存在螺旋形导火道生产安装工艺工序复杂,整体设备生产成本大,价格高,不适合小型企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维护简单、实用性强且成本低的生物质燃料熔铝炉加热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多层绞盘,包括炉体、支撑块、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采用耐火砖堆砌,所述炉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炉体右侧下部设置有火焰入口,所述炉体左侧上部设置有余热出口,所述支撑块位于炉体中间底部,所述坩埚设置在支撑块上端,所述炉体内侧设置有导火隔板,所述导火隔板和坩埚之间存在空隙,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设置有水平间隙,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设置有竖直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上端设置有保温板。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板材料为石棉和铁板。
作为优选:所述导火隔板的板面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导火隔板之间的高度逐块递增。
作为优选:所述导火隔板材料为铁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导火隔板来延长火焰与坩埚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增加热交换时间使热交换更充分;2、相较于螺旋导火道,导火隔板生产安装简单省时,成本低,实用性强;3.炉体采用耐火砖堆砌,外侧设置保温层,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计炉体大小,尺寸规格可选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多层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复合多层绞盘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炉体;2、支撑块;3、坩埚;4、导火隔板;5、保温板;6、保温层;7、火焰入口;8、余热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卡瑞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卡瑞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