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蚕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330.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平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2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蚕室 桑蚕 蚕茧 大规模养殖 生产成本低 养殖管理 蚕丝 成活率 消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蚕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蚕室的选取、蚕室的布置、消毒、养殖管理、温度湿度的控制等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养殖方法生产成本低,蚕蚁成活率高,蚕茧质量好,养殖方法简单易懂,不但能适用于小规模养殖,也能适用于大规模养殖,产出的蚕茧每张一般能达到60kg以上,比现有方法多产5kg~10kg,且蚕丝粗大,韧性强,洁白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蚕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养蚕业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养殖,对于气候好的南方,一年中可养殖十二个批次,且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大,是很多农村家庭的生活依靠,对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地少人多,小规模养殖户较多,而小规模养殖要想保障良好的收入,就必须有高的存活率,高的蚕茧的质量,目前有多种桑蚕的养殖方法,养殖方法大都过于复杂,使用高新技术过多,对企业养殖来说,投资过大,虽然生产效率高,但成活率低,其质量也一般,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根本无法有效实现,桑蚕养殖的关键是用较小的投资来获得较大的利益,显然目前桑蚕养殖业上的养殖方法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存活率高,蚕茧质量好的桑蚕养殖方法,无论是企业大规模养殖,还是个体户小规模养殖,都保证良好的养殖效益,并且生产成本低,养殖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桑蚕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蚕室的选取:以每张蚕70平方米选取蚕室的大小,蚕室选择烧结砖墙体,尽量避免土砖墙体,蚕室房顶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板选用混凝土结构,墙壁粉刷成白色;
(2)蚕室的布置:在蚕室门口以及远离门口或窗口处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窗口挂上挡光帘,检查门口窗户的门窗是否能密封;
(3)消毒:在蚕种拿回之前3~10天使用浓度为50%-70%的漂白粉对蚕室和各种养殖用具进行整体消毒,消毒后进行封闭,直至拿回蚕种;
(4)养殖管理:蚕种拿回后置于培育蚕蚁的蚕盒中盖上一张隔光纸,放下窗口挡光帘,直至蚕种全部产出蚕蚁,一龄到三龄于簸箕中喂食,每增大一龄,多增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簸箕来分养,一龄每次喂食桑叶10~20份,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二龄每次喂食桑叶20~40份,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三龄喂食前先将隔渣层铺于蚕蚁再将桑叶置于隔渣层之上,每天早中晚各喂食一次,每次50~70份,前三龄所喂桑叶均应该切成细丝状,四龄和五龄移至地面,每平方米地方放置800~1000只,四龄每次喂食桑叶100~200份,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五龄每次喂食桑叶300~500份,每天早晚各一次,每龄结束进入眠期时,再撒石灰,石灰厚度为2~4mm,五龄喂食5~7天,根据所种植桑叶所剩量,可以用使用蜕皮激素使蚕进入吐丝期;
(5)温度湿度的控制:一龄到五龄蚕室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应控制在30%~50%。
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产成本低,成活率高,蚕茧质量好,养殖方法简单易懂,不但能适用于小规模养殖,也能适用于大规模养殖。
2.用本发明方法产出的蚕茧每张一般能达到60kg以上,比现有方法多产5kg~10kg,且蚕丝粗大,韧性强,洁白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桑蚕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蚕室的选取:以每张蚕70平米选取蚕室的大小,蚕室选择烧结砖墙体,尽量避免土砖墙体,蚕室房顶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板选用混凝土结构,墙壁粉刷成白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平,未经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水虻处理有机垃圾的设备以及方法
- 下一篇:拖网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