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1687.0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炀;陈虹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散热排包含复数个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第一环形结构,第一管体配置以让冷却液流通,第一管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以及高度,高度大于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排,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两相浸入式冷却系统的散热排。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降低大型器材或电子装置在运作时产生过量的热能而影响运作效率甚至造成损坏,如何达到有效的散热效果,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在浸入式冷却系统的应用中,使用者把会在运作时产生热量的仪器浸入冷却箱体内,而冷却箱体内通常设置有散热排,以把冷却箱体内的高温带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排,其能加强与受热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散热排包含复数个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第一环形结构,第一管体配置以让冷却液流通,第一管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以及高度,高度大于宽度。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管体包含复数个第一子管体,第一子管体彼此并排。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环形结构为矩形结构。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排更包含复数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管体之间,第一连接部与相连接的第一管体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排更包含复数个第二管体以及复数个第二连接部。第二管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第二环形结构,第二管体配置以让冷却液流通。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管体之间,第二连接部与相连接的第二管体相互连通,第一连接部重叠于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排更包含入口结构以及出口结构。入口结构位于第一连接部中的其一。出口结构位于被入口结构所在的第一连接部重叠的第二连接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于其中,第一分隔板把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内部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二分隔板把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内部腔室分隔为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排更包含入口结构以及出口结构。入口结构位于第一连接部中的其一。出口结构位于第一连接部中的其一。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入口结构与出口结构位于不同的第一连接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入口结构与出口结构位于相同的第一连接部中的其一。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第一管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因此,冷却箱体内受热的流体能够与形成第一环形结构的第一管体的表面接触。也就是说,散热排能够在冷却箱体内完整围绕冷却箱体的内在空间以进行热交换,使得受热的流体与第一管体进行热交换的效果能够加强。
(2)由于第一管体的宽度小于高度,如此一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的第一管体能够有效提高冷却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
(3)藉由形成第一环形结构,散热排的管路的复杂度能够有效减低,进一步有助提高冷却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而且,散热排更能够简单容易地被架设于冷却箱体的内侧壁,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排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水冷变频器可插拔结构的机芯
- 下一篇:散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