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757.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林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杰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可变 气门 正时 系统 装置 | ||
1.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包括相位器和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器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的内侧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密封凸壁,在所述定子、转子之间的相邻的密封凸壁之间形成一个油压腔,而所述转子的外侧上均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油压臂,所述油压臂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凸壁之间并将油压腔分隔成两个部分,所述油压臂的两侧均设有油路孔,油路孔分别与机油控制阀的开启油道孔及复位油道孔对应连接;所述的转子中部设有安装孔,机油控制阀螺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套和换向杆;所述阀体具有进油口端和出油口端;所述进油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油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启油道孔和复位油道孔;所述阀座和阀套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中,并且所述阀座位于所述进油口端附近且具有与所述进油口端相通的通孔,所述阀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启油道孔和复位油道孔相配合的内油孔,所述阀套与所述阀座之间设置有滚球体,所述阀套的内腔中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阀套的轴向移动的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阀套内腔的壁之间滑动配合的凸环,所述凸环上设置有低摩擦系数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器ECU采集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载荷、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以及水温传感器的信号,并计算确定机油控制阀的输出占空比,驱动系统油路中的机油挤压转子并带动凸轮轴旋转,使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相位提前、滞后或者保持不变,实现正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器ECU由发动机转速和水温得到基本占空比,由凸轮轴目标相位和凸轮轴实际相位的差值得到对基本占空比的修正值,然后确定机油控制阀的输出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目标相位由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载荷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系数膜层为厚度为2.0~10μm的硼掺杂的碳氮化硅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掺杂的碳氮化硅膜层中以XPS测量的硅:氮:碳:硼的摩尔比为100:85~120:12~35:5~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与所述低摩擦系数膜层之间涂覆厚度为0.10~1.0μm的铬铝硅打底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铬铝硅打底层中,铬的含量为10~25at%,硅的含量为15~35at%,余量为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油压臂的两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密封凸壁侧相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缓冲槽相配合的缓冲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杰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杰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