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343.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黎华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华裕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9 | 代理人: | 盖军 |
地址: | 525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锅底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炉只能应用于平底锅,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专利号为201120403950.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凹自适应两用电磁炉面板,其结构如下:在基板上安装电磁线圈圆环体,其下方安装有导向器,弹簧钢丝穿过导向器,分别连接固定座A、固定座B,形成一个整体。当使用凹底锅时,电磁线圈圆环体产生相应的向下位移,形成倒梯田状,自动适应锅底的外形,此时电磁线圈与锅底紧密接触,其接触面积最大化。当使用平底锅时,面板无变形,此时电磁线圈与锅底的接触面积也达到最大化。
在使用中发现,如果使用了锅底面积较小的锅具,就会造成锅具仅由弹簧钢丝支撑,使得锅具下陷到电磁炉的面板内而无法得到稳定支撑,造成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其不仅可以适应平、凹两种锅具,还可适应于锅底面积较小的锅具。
本发明的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包括底座和若干条圆形的电磁线圈,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圆形截面的凹部,所述若干条电磁线圈以凹部中心为圆心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每条电磁线圈的线圈座均通过独立的弹性支撑机构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弹性支撑机构由位于底座上的导向支撑柱、套于导向支撑柱上的弹簧构成,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弹簧的顶端与电磁线圈的线圈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支撑柱的高度与该导向支撑柱距离凹部中心的距离呈反比。
上述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使用锅底面积较大的平底或凹底锅时,锅底由所有的电磁线圈在下方支撑,电磁线圈在弹性支撑机构的弹性支撑下向上移动,直到与锅底贴合,此时所有的电磁线圈均可以为平底锅加热;当使用锅底面积较小的平底或凹底锅时,锅底支撑于底座中央的电磁线圈上,而外侧的电磁线圈在下方弹性支撑机构的弹性支撑下向上移动,并位于锅体的周围,此时可以仅依靠中央位置的电磁线圈为锅体加热。在上述两种工作模式下,锅底均能够得到电磁线圈的加热。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导向支撑柱的高度与该导向支撑柱距离凹部中心的距离呈反比,因此当使用凹底锅时,外缘的导向支撑柱可以为凹底锅外缘形成稳定的支撑,当使用锅底面积较小的锅体时,外缘的导向支撑柱可以为锅体外缘形成稳定的限位,防止锅体倾斜。
进一步地,为保证电磁线圈的移动平稳,每条电磁线圈的线圈座均利用多个间隔分布的弹性支撑机构安装于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在弹簧顶托下达到最高高度时,电磁线圈的顶面与底座顶面平齐。这样电磁线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突出于底座顶面,不会被水平移动的锅体碰撞到侧面,保证了电磁线圈的安全。
本发明的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采用了结构独特的弹性支撑机构,使得电磁炉不仅可以适应平、凹两种锅具,还可适应于锅底面积较小的锅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底座;2、电磁线圈;3、凹部;4、弹性支撑机构;41、导向支撑柱;4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包括底座1和若干条圆形的电磁线圈2,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圆形截面的凹部3,所述若干条电磁线圈2以凹部3中心为圆心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每个电磁线圈2的线圈座均利用多个间隔分布的弹性支撑机构4安装于底座1上;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支撑机构4由位于底座1上的导向支撑柱41、套于导向支撑柱41上的弹簧42构成,所述弹簧42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弹簧42的顶端与电磁线圈2的线圈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支撑柱41的高度与该导向支撑柱41距离凹部3中心的距离呈反比。
上述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华裕,未经黎华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