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膜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399.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国;陈学庚;温浩军;颜利民;缑海啸;赵岩;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A01B49/02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膜种植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给农业带来巨大效益,但残膜在土地中残存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土壤和环境也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和危害,土壤因白色污染而使作物生长受到阻碍,严重的失去供养能力,由于往年残碎地膜的存在,当种子播于残膜上时,会导致发芽扎根困难,影响作物出苗,从而造成减产。
因此目前的生产中,人们已经充分注意对使用后的地膜回收工作,并通过人工回收或者是各种机械进行集中回收,使生产中绝大多数残膜得以回收,大规模污染现象得到抑制。但由于连年的使用,在回收过程中总会有部分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里难以回收,并且这一部分残膜使用目前的专用地膜回收机械进行作业回收效果很差,如不及时清理回收则会形成集累,并给种植中的各种作业造成危害。
目前残膜的回收主要采用机械方式回收,机械方式回收具有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但是目前的残膜回收机械,例如:CN200420069544.5、CN200620158834.6、CN200720147138.X、CN201115333Y、CN200962716Y、CN2719003Y、CN204377359U、CN200720156741.4、CN200820103700.3、CN200520105700.3、CN201410464258.7CN99213281.9、CN200820103942.2、CN200920164612.9、CN200520002575.3、CN200620114191.5、CN201220117766.4、CN95203438.7、CN201020604657.6、CN201010542303.8、CN201010284986.1、CN201310712777.6、CN201220168697.X、CN201320361901.4、CN200820301759.3、CN200920164612.9、CN201020521779.9和CN201020567250.0,实际工作时都存在问题一定的问题,在实际回收残膜时,残膜的回收率不高,地里还是会有残膜无法被回收。
因此,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残膜回收效率高的残膜回收机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机架(3),其特征在于:机架(3)上设有起土铲(8)、预除土机构(4)、土膜分离机构(5)和集膜箱(6),所述预除土机构(4)包含:输送管道(4-2),所述输送管道(4-2)呈管状体,其一端设有进料口A(4-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4-8),所述进料口A(4-1)水平方向低于出料口(4-8),所述输送管道(4-2)内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含转轴A(4-5)和转轴A(4-5)表面设置的螺旋叶片(4-4),所述输送管道(4-2)的管体表面设有排杂孔(4-2),所述土膜分离机构(5)包含:壳体(5-1),所述壳体(5-1)上设有进料口B(5-3)、排杂口(5-5)和出膜口(5-7),所述壳体(5-1)内设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含转轴B(5-2),所述转轴B(5-2)表面设有脱膜齿(5-4),脱膜齿(5-4)呈转轴B(5-2)的径向设置,且脱膜齿(5-4)与脱膜齿(5-4)形成间隙,即脱膜齿(5-4)呈梳齿状,所述进料口B(5-3)与预除土机构(4)的出料口(4-8)连接,出膜口(5-7)和进料口B(5-3)设在筛分机构的上方,排杂口(5-5)设在筛分机构的下方,所述筛分机构的下方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风力能够将筛分机构脱膜齿(5-4)上的残膜从出膜口(5-7)吹出,所述出膜口(5-7)与集膜箱(6)连接。
所述预除土机构(4)设有多组,且并列设置,其每组预除土机构(4)前方的起土铲(8)对应该预除土机构(4)的进料口A(4-1),预除土机构(4)的出料口(4-8)汇集于土膜分离机构(5)的进料口B(5-3)处,即不同组的预除土机构(4)的物料汇集到一个土膜分离机构(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模组调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智能化补气富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