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提取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44692.7 申请日: 2017-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7661361A 公开(公告)日: 2018-02-06
发明(设计)人: 贾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16 分类号: A61K36/16
代理公司: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代理人: 朱孔妙
地址: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叶 酮类 化合物 临界 提取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银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果树,是一种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落叶乔木,它是目前为我们所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物种之一,现如今最长寿的银杏位于我国贵州,它的树龄达到五六千年之久。银杏是在5亿多年前石炭纪出现的,第四纪冰川运动的出现,使地球的环境突然变的寒冷,越来越不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存,在这一时期大部分银杏类的植物都己经消失,在世界范围内就只有中国部分地区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才幸存下来。银杏是裸子植物银杏口现存的唯一物种,和它同口的它物种都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正因为如此,银杏才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通过现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很高,当中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药用成分,这些药用成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大约200多种,而其中可提取利用的药用成分占了大约160种,而在这些药用成分当中黄爾类活性物质共有35种之多。这些药用成分的主要功效体现在消炎、美容、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此外,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节心血管的舒张力,降低血糖、增加血流量等作用。银杏叶中的黄丽类化合物在美容方面具有美白、抗皱的功效。它所含有的黄爾类化合物可减少人体内色素的形成以及沉淀,部分少量元素可W抑制人体内黑色素产生,増加人体肌细胞德活力,具有美白及防治斑块的作用。同时银杏叶中的黄丽类成分还可以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人肌体活力,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从而起到抗皱的功效。

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药用成分己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其为主要成分的药制品自问世以来就盛销不衰。上个世纪,自从德国科学家最早申请了提取工艺的专利后,银杏叶黄丽的提取方法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关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规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专利号200410069037.6,名称为“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虽然用乙醇提取的黄酮达到了80%,但其提取的黄酮总量和活性成分,远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提高银杏叶黄酬的提取率的方法,改变我国目前银杏产业中提取率低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不使用有毒有机溶剂,利用大孔树脂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是一种操作简便、提取率高、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使用的分离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提取工艺,步骤包括:

1)酶解处理:将新鲜银杏叶粉碎后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搅匀后加入相当于银杏叶重量0.1%~0.3%的果胶酶和相当于银杏叶重量0.9%~1.6%的半纤维素酶,25~40℃下酶解处理一段时间,得到酶解混合物;

2)超临界萃取:将所述酶解混合物导入萃取釜中,使用超临界CO2作为萃取剂,蜂蜡作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为20~40℃,流体压力为20~40MPa,流速0.10~0.40ml/min下,萃取1~3h得到萃取物,萃取物用乙醇吸收得到吸收液。

3)大孔树脂富集:将吸收液上大孔树脂柱吸附富集,所用大孔树脂的孔径为100~200埃,比表面积为500~800m2/g,药液流速控制在2~5mL/min;

4)洗脱:首先用2~5BV量水洗脱,然后用1~10BV量70%(V/V)的乙醇洗脱,流速控制在2~5mL/min,洗脱液流出1~2BV后,开始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过活性炭柱,收集液体,得到银杏叶总黄酮。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银杏叶为含水率在40~60%的鲜叶,并且不必经任何干燥过程处理。银杏叶与乙醇溶液的料液比为1:0.5~1:2。所述的半纤维素酶为能将构成植物细胞膜的多糖类(纤维素和果胶物质除外)加水分解的各种酶的总称;果胶酶是从根霉中提取的,使细胞间的果胶质降解,把细胞从组织内分离出来。

步骤2)中,具体操作如下:启用超临界装置,CO2气体以20L/h的流量经过滤器过滤后由压缩机打入萃取罐,至达到设定的压力20~40MPa,萃取温度由萃取罐夹套的循环水控制并稳定在20~40℃。

所述萃取物分离过程为:CO2流体萃取液到达分离罐降压后,与提取物分离,所述CO2气体进入所述压缩机循环使用,将提取物用乙醇吸收,得到吸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