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4896.0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宏杰;孙青锋;李洁;赵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D06P1/34;D06P1/649;D06P1/653;D06P1/673;D06P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丝 染色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考古资料显示,染色技术于印度和中东已有超过五千年历史。当时的染料从动植物或矿物质而来,甚少经过处理。
我国是纺织大国,具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系统,拥有较大的染料需求市场。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将会进一步加大,这无疑会进一步拉动我国染料产品的内需,扩大其国内市场。除此以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服装、面料等消费观念的变化,都将促进国内市场对染料需求的快速上升和染料品种结构的优化。其中,环保、高色牢度、美观的染料将获得更大的市场。
染料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产业,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导染料行业加大技术投入,支持染料行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集约化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明确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其中将“高固着率、高色牢度、高提升性、高匀染性、高重现性、低沾污性以及低盐、低温、小浴比染色用和湿短蒸轧染用的活性染料,高超细旦聚酯纤维染色性、高洗涤牢度、高染着率、高光牢度和低沾污性、小浴比染色用的分散染料,用于聚酰胺纤维、羊毛和皮革染色的不含金属的弱酸性染料以及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清洁生产、本质安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列入鼓励类投资项目。
处于环保和健康理念,越来越多人提倡使用自然色素进行纺织染色,但是自然色素的附着能力较差。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自然色素的附着能力,不易褪色,并且对肌肤无损伤的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自然色素的附着能力,不易褪色,并且对肌肤无损伤的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
丙烯酸乳液 20-30份
酸性胶粉 1-3份
碳酸钠 5-10份
植物色素 3-6份
氯乙酸 2-4份
氢氧化钠 3-6份
有机羧酸化合物 8-10份
乙烯基胍胺乳液 40-50份
清香剂 5-10份
分散剂 3-6份
消泡剂 3-4份
乳化剂 6-10份
纳米银 0.85-1.35份
色浆 7-15份
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乳液30份、酸性胶粉3份、碳酸钠5份、植物色素6份、氯乙酸2份、氢氧化钠6份、有机羧酸化合物8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0份、清香剂10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4份、乳化剂6份、纳米银1.35份、色浆1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乳液30份、酸性胶粉3份、碳酸钠10份、植物色素6份、氯乙酸4份、氢氧化钠3份、有机羧酸化合物10份、乙烯基胍胺乳液50份、清香剂10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4份、乳化剂6份、纳米银1.35份、色浆7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乳液25份、酸性胶粉2份、碳酸钠8份、植物色素4份、氯乙酸3份、氢氧化钠4份、有机羧酸化合物9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5份、清香剂8份、分散剂4份、消泡剂4份、乳化剂8份、纳米银1.15份、色浆12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酯树脂、醋酸丁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一种真丝段染染色用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以下质量份数的物质:丙烯酸乳液20-30份、酸性胶粉1-3份、碳酸钠5-10份、植物色素3-6份、氯乙酸2-4份、氢氧化钠3-6份、有机羧酸化合物8-10份、乙烯基胍胺乳液40-50份、清香剂5-10份、分散剂3-6份、消泡剂3-4份、乳化剂6-10份、纳米银0.85-1.35份、色浆7-1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2)将酸性胶粉研磨后过筛,留下300-500目粒径的颗粒物A;
3)将植物色素研磨后过筛,留下300-500目粒径的颗粒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用信息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