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5690.X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贾银锁;李良英;张鑫;王建锋;贾璇;纪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理查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钱红雪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杂交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选用选取株高1.5m以下,雄穗小,分枝少,长穗、长粒、的玉米作为母本种源,株高2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株型号作为父本种源,从而使得杂交得到的玉米植株矮,适合高密度种植,且玉米产量高、产量稳定,具有抗病性强、抗倒伏、抗逆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领域,尤其是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也在不断增加。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培育了许多高秆大穗、稀植晚熟型品种,单株产量很高,但生产上实际产量却较低,生产风险也很大,而且生产密度大都限制在4000株/亩以下,很难进一步提高产量。
目前,美国的玉米产量平均为533kg/亩,而我国玉米平均产量仅为333kg/亩。美国的玉米产量远远高于我国,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而加大了群体数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美国玉米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而我国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因此逐步增加种植密度使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限制密度的瓶颈是株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能够提高种植密度和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母本培育:选取株高1.5m以下,雄穗小,分枝少,长穗、长粒、的玉米作为母本种源,经过5代自交选育,作为玉米杂交的母本;
父本培育:选取株高2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株型号作为父本种源,经过5代自交选育,作为玉米杂交的父本;
融合培育:将母本与父本种植,采收父本植株的花粉对母本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经过多点试种、筛选,得到矮秆玉米种子。
优选地,所述母本种源和所述父本种源的玉米上雌穗穗3叶短宽平展,穗上叶片上冲直立或上包茎。
优选地,所述母本种源和所述父本种源的玉米的株型为矛型或菱型。
优选地,筛选的玉米为株高1.8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雄穗上下3叶短宽平展,穗上叶片上冲直立或上包茎,株型为矛型或菱型。
优选地,所述母本种源、所述父本种源、所述母本与所述父本的种植密度均为9000~11000株/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选用选取株高1.5m以下,雄穗小,分枝少,长穗、长粒、的玉米作为母本种源,株高2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株型号作为父本种源,从而使得杂交得到的玉米植株矮,适合高密度种植,且玉米产量高、产量稳定,具有抗病性强、抗倒伏、抗逆性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矮秆玉米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母本培育:选取株高1.5m以下,雄穗小,分枝少,长穗、长粒、的玉米作为母本种源,经过5代自交选育,作为玉米杂交的母本;
父本培育:选取株高2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株型号作为父本种源,经过5代自交选育,作为玉米杂交的父本;
融合培育:将母本与父本种植,采收父本植株的花粉对母本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经过多点试种、筛选,得到矮秆玉米种子。
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选取株高1.5m以下,雄穗小,分枝少,长穗、长粒、的玉米作为母本种源,株高2m以下,雄穗大,花粉足,长穗、长粒、株型号作为父本种源,从而使得杂交得到的玉米植株矮,适合高密度种植,且玉米产量高、产量稳定,具有抗病性强、抗倒伏、抗逆性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理查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理查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紧凑的高效钻攻机
- 下一篇:一种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