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7402.4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卢荣红;王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荣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组件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作为高端显示屏,价格上也会比液晶电视要贵,OLED显示技术广泛的运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OLED显示器很薄很轻,因为它不使用背光。OLED显示器还有一个最大为160度的宽屏视角,其工作电压为二到十伏特。
对于大型的显示装置,采用OLED显示屏,其在通电运行的时候会在线路板位置发热,特别在OLED的处理器组件位置,发热量大,需要对其散热,因此在其位置安装散热箱,用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中间部位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多个挡板,所述框架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多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框架的一侧壁体,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框架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保护罩,第二保护罩内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框架底端和顶端均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扇叶,固定板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连接块的一侧均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安装有卡扣杆,卡扣杆套设有弹簧,卡扣杆的一端焊接有拉杆,固定板相靠近的端均开设有插孔,且卡扣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另一侧外壁和箱体之间安装有两个合页,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均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和皮带均位于第一保护罩内,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转动轴,框架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延伸到第一卡槽内,第一卡槽的水平内壁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轴承与框架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转动轴,且框架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第二卡槽的水平内壁安装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框架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杆焊接有挡块,且弹簧的一端与挡块的一侧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底端内壁接触,拉杆的一端延伸到安装槽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从而在皮带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带轮转动,从而将挡板能够打开或者闭合,防止不降温使用时灰尘进入到OLED组件内,而且过滤网可以过滤灰尘,连接块便于安装拆卸,从而方便拆除过滤网进行清洗,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在吹风降温时防止灰尘进入OLED组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的框架安装组件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的框架安装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OLED组件的散热箱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框架、3合页、4挡板、5第一带轮、6第一保护罩、7皮带、8固定板、9固定杆、10第二电机、11过滤网、12挡块、13第一电机、14第二保护罩、15第二带轮、16扇叶、17连接块、18拉杆、19弹簧、20卡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荣红,未经卢荣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