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7531.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李乃森;侯晓峰;王彦江;刘颖;赵福臣;秦国民;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013;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网孔式 支撑板 板式换热器 折流 流通孔 限位孔 插装 管板 壳程 连通 体内 横向支撑 整体固定 管长 壳体 流动 变形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该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束,管束通过管板安装在壳体内。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网孔式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插装管束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的流通孔,管束插装在限位孔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网孔式支撑板来对管束进行固定,整体固定的有效性良好,可以避免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和变形。另外,在网孔式支撑板上设置的流通孔还可以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有利于壳程介质沿管束的管长范围正常流动。这样一来,网孔式支撑板就能既对管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还不影响壳程介质的流动,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工装置中的常用设备,纵向折流板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形式,在相应的工艺装置中有着专门的应用,具有流量大压降低的特点。
众所周知,管壳换热器管束在结构上需要横向支撑结构以增加管束的刚度或消除管束的振动。如果采用小体积的横向支撑结构,制成效果较差,很难消除管束的振动;如果采用大体积的横向支撑结构,又会妨碍壳程介质在纵向折流板间沿整个管长范围的正常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对管束进行横向支撑的结构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束,管束通过管板安装在壳体内,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网孔式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插装管束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的流通孔,管束插装在限位孔上。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相邻且连续的通孔,通孔用于作为限位孔或流通孔。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包括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交叉设置,相邻的横板和相邻的竖板之间形成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横板相互平行,多个竖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交叉设置的横板和竖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外环板,外环板围设在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的外侧,外环板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外环板与每个横板的两端以及每个竖板的两端均连接。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设置在外环板的内侧,并连接横板的两端或竖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限位筒,限位筒设置在横板与竖板交叉处,并与横板和竖板连接,插入通孔的管束与通孔的四个角上的限位筒配合定位。
进一步地,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折流板与管束平行并贴合设置,并位于两个网孔式支撑板之间或者网孔式支撑板和管板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上的一侧设置有壳程入口,壳体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壳程出口,壳程入口用于通入的气体,壳程出口用于将剩余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壳体上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液出口,冷凝液出口用于排出冷凝液。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管束上安装网孔式支撑板,让管束插装在网孔式支撑板的限位孔内,通过网孔式支撑板来对管束进行固定,整体固定的有效性良好,可以避免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和变形。另外,在网孔式支撑板上设置的流通孔还可以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有利于壳程介质沿管束的管长范围正常流动。这样一来,网孔式支撑板就能既对管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还不影响壳程介质的流动,使用效果良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