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071.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黔康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200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子参 种植 土壤 有效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方法,属植物保护和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的干燥块根,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随着野生太子参遭受掠夺性采挖,资源日趋枯竭,现今太子参在中医临床配方、中成药、保健药品生产中所用药材均来自栽培资源。目前全国比较大的太子参栽培产区有山东、安徽、江苏、福建、贵州,其中安徽宣城、福建柘荣、贵州施秉所产资源占据太子参商品市场的主流。
太子参因药性温和,为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材,且向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加强。随着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近年来太子参药材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刺激了种植面积和区域迅速扩大。以贵州为例,十余个县市行政区拟以发展太子参药材种植作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地区跨度较大,其中不乏低海拔地区。湖南是典型的太子参低海拔种植地区,湖南自古没有太子参的种植历史,近几年太子参的种植面积扩大速度很快,已逐步形成太子参的一个主产区。
然而,太子参种植地土壤会逐年发生变化,导致基肥不足、地力瘠瘦,导致太子参产量下降,品质变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这已严重影响太子参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严重威胁着太子参产业的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方法,确保太子参长势良好,获得较好的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在太子参种植地翻犁前,将用量为50-75kg/667㎡的生石灰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再犁翻,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犁翻深度不低于20厘米;种植前进行二次翻犁;
2)将用量为75-100kg/667㎡的生物有机肥和用量为20-40kg/667㎡的微生物菌剂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再进行太子参种根种植。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方法,可有效改善太子参种植地土壤环境,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中微量元素,降解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使土壤中尽可能多的形成水稳性团粒体结构,改变土壤的保肥能力,使其保水、保肥、抗逆性增强。有效防止太子参病害的发生,较常规种植可增产20%以上。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优点,有效解决了太子参种植地土壤退化、病虫害严重和太子参品质下降等问题,在增加太子参产量的同时,又可确保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广泛适宜太子参的生产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施秉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第二梯级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一梯级过度的地带,整个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太子参种植。
1)在太子参种植地翻犁前,将用量为50-75kg/667㎡的生石灰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再犁翻,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犁翻深度不低于20厘米;种植前进行二次翻犁;
2)将用量为90kg/667㎡的生物有机肥和用量为30kg/667㎡的微生物菌剂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再进行太子参种根种植;
生物有机肥为西安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微生物菌剂为西安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黔康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黔康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