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草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783.8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松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P11/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炎 中草药 治疗 板蓝根 牛蒡 过敏性鼻炎 薄荷 原料组成 治疗效果 重量份数 黄芪 生石膏 王枣子 辛夷花 麻黄 桑叶 消肿 赤芍 丹皮 甘草 黄芩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芪3~5份、辛夷花1~2份、甘草1~3份、王枣子4~5份、麻黄1~3份、黄芩2~4份、牛蒡2~3份、丹皮1~2份、生石膏1~2份、赤芍3~5份、桑叶2~4份、薄荷3~5份和板蓝根2~4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草药,通过各个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平稳,消肿去脓,最终治愈鼻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
现在国内治疗鼻炎方法有:西药疗法,西药虽见效快但会产生副作用;用有激素药的;打针的;医院做手术的;照射仪器治疗的等,上述方法会给患者带来高额医疗费,且效果也不见好,用上方法治鼻炎,95%以上的努力是白费的。有些鼻炎重症、顽症需要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能治愈鼻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草药,能够有效的治愈鼻炎,且不容易复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芪3~5份、辛夷花1~2份、甘草1~3份、王枣子4~5份、麻黄1~3份、黄芩2~4份、牛蒡2~3份、丹皮1~2份、生石膏1~2份、赤芍3~5份、桑叶2~4份、薄荷3~5份和板蓝根2~4份。
优选的,所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芪3份、辛夷花1份、甘草1份、王枣子4份、麻黄2份、黄芩2份、牛蒡3份、丹皮1份、生石膏1份、赤芍4份、桑叶4份、薄荷3份和板蓝根2份。
优选的,所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芪4份、辛夷花2份、甘草1份、王枣子4份、麻黄3份、黄芩3份、牛蒡2份、丹皮2份、生石膏1份、赤芍3份、桑叶3份、薄荷3份和板蓝根3份。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黄芪、辛夷花、甘草、王枣子、麻黄、黄芩混合成A组分,牛蒡、丹皮、黄芩、生石膏、赤芍、桑叶、薄荷、板蓝根混合成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别用水浸泡60~90min,将浸泡后的A组分连同浸泡的水倒入砂锅煎25~30min,滤出第一次药汁,然后将水浸泡过的B组分倒入砂锅,并加入水煎10~15min,滤出第二次药汁,将第一次药汁和第二次药汁混合,每日早晚两次服用。
黄芪: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辛夷花: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王枣子:含多种清热解毒成份,而且其有效成份王枣子甲素对抗过敏有独特疗效。
丹皮:主治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发势,无汗骨蒸。
牛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星形奴兴氏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主要功能是疏风散热、解毒消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草药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草药,为纯中药制剂,通过各个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平稳,消肿去脓,最终治愈鼻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1~3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松彬,未经张松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酒
- 下一篇:一种防控猪瘟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