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846.X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施美霞;左富强;姚灵;葛蜀伟;何驰;王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K13/02;G01N27/26;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水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检测管以及水质检测模块,所述水质检测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质的传感器,各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检测管内,所述检测管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的两端适于与管网连通,以使得管网中的水进入所述主管道以及所述检测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水段的内径,所述检测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段连通,所述检测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段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还包括处于所述进水段与所述出水段之间的第一过渡管段以及处于所述出水段下游的第二过渡管段,所述第一过渡管段的内径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小,所述第二过渡管段的内径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管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渡管段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段通过第一支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段通过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阀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余氯传感器、pH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所述余氯传感器、所述pH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测管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模块还包括自动排气阀,所述自动排气阀设于所述检测管上部靠近出口处,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检测管内的气体,所述浊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排气阀的下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水质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控制面板以及电源;所述控制模块与各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处理所述传感器的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得到的水质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水质信息;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面板信号连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对所述控制模块的参数进行设置;所述控制面板还与所述显示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为所述控制面板提供显示;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控制面板供电。
9.一种管网水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管网中的主水流在至少一管段处形成至少一支流;
所述支流流经至少一水质检测传感器后,再次汇入所述主水流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网水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主水流在所述支流入口处的内径大于所述主水流在所述支流出口处的内径,从而所述支流上游的水压大于其下游的水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8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