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1700.0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庆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400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科 积液 抽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吸引或汲送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
背景技术
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胸腔或者腹腔有积液的情况,这就需要对腔内积液进行排出处理,传统的积液排出方式是使用大规格注射器通过胶管连接穿刺针进行抽取,但这种办法的排液效率低。现有技术中也有专用的积液排放装置,用气囊替代了注射器的抽取功能。通过压缩气囊,在气囊恢复形状的过程中进行吸液,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液的效率,但是由于气囊恢复形状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其排液效率相对于“使用大规格注射器通过胶管连接穿刺针进行抽取”并没有提高多少。而且现有的积液抽取器还经常出现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情况,为了解决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问题,许多产家开始将单向阀和三通开关运用在积液抽取器上,以防止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这样一来,就更加延长了气囊压缩后恢复形状的时间,降低了排液效率。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解决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问题,同时有效缩短气囊压缩后恢复形状的时间,提高排液效率的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该积液抽取器既能够有效解决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问题,同时有效缩短气囊压缩后恢复形状的时间,提高排液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包括穿刺针、连接管和气囊,所述连接管的前端连接有所述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外侧套接有相应的外套管,所述连接管的后端通过第一单向气动阀连接有所述气囊,所述第一单向气动阀与所述气囊之间设置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单向气动阀;所述连接管在所述第一单向气动阀的前端设有一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相应的橡胶软管连接有相应的储液袋;所述气囊为圆球形状,气囊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球缺形定位板,所述球缺形定位板之间连接有相应的复位弹簧。
所述储液袋是具有刻度线的真空引流袋。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管后端通过第一单向气动阀连接有气囊,第一单向气动阀与气囊之间设置有一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第二单向气动阀,连接管在所述第一单向气动阀的前端设有一溢流口,挤压气囊时,气体沿第二单向气动阀排出,气囊恢复形状进行吸液时,气体沿第一单向气动阀排入,液体沿溢流口排出,能够有效解决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问题;
本发明的气囊为圆球形状,气囊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球缺形定位板,所述球缺形定位板之间连接有相应的复位弹簧,挤压气囊,气体沿第二单向气动阀排出后,在复位弹簧和球缺形定位板的作用下,气囊会迅速恢复形状,有效缩短气囊压缩后恢复形状的时间,提高排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包括穿刺针1、连接管2和气囊3,所述连接管2的前端连接有所述穿刺针1,所述穿刺针1的外侧套接有相应的外套管4,所述连接管2的后端通过第一单向气动阀5连接有所述气囊3,所述第一单向气动阀5与所述气囊3之间设置有一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上设有第二单向气动阀7;所述连接管2在所述第一单向气动阀3的前端设有一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相应的橡胶软管8连接有相应的具有刻度线的真空引流袋9;所述气囊3为圆球形状,气囊3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球缺形定位板10,所述球缺形定位板10之间连接有相应的复位弹簧11。
该积液抽取器既能够有效解决压缩空气将少量积液带回胸腔或腹腔的问题,同时有效缩短气囊3压缩后恢复形状的时间,提高排液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庆寰,未经曹庆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报警的肝胆外科引流装置